□通讯员 李宁 李珍 张志远
走进岱岳区马庄镇马庄村,楼宇错落有致,街道干净整洁,庭院欢声笑语,彰显着幸福、和谐新农村的蓬勃生机与活力。马庄村的变化离不开“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裴庆国。1984年,裴庆国结束了5年军旅生涯,回乡创业,摸爬滚打数年率先致富。2007年,马庄村陷入发展低谷期,裴庆国以高度的责任心,勇于担当,在村“两委”换届时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强党建 当好“领头雁”
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队伍建设不完善的实际,刚刚上任的裴庆国,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发挥党员、退役军人模范带头作用上。他严格落实“挂牌亮诺”,以悬挂“党员之家”“军人之家”光荣牌的方式,强化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每名党员、退役军人的专长,各展其能。从此,村里有了“领头雁”,各项工作有了起色。
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积极筹措资金,硬化村内400余条道路,并安装了路灯,两旁种植苗木1万余株,还修建了两个文体广场。马庄村村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岱岳区评为“美丽乡村”,荣获市级文明村称号。群众不仅腰包鼓了,获得感、幸福感也直线上升。
助民生 做群众的“贴心人”
马庄村是驻镇村,流动人口多,事务杂,要管理好并不容易。前不久,裴庆国就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
彼时,马庄村进行“煤改电”工程,习惯了烧煤取暖的群众一时间接受不了,担心后期维护难、供暖效果不好,一些收入低的老人更是担心负担不起电费,工程陷入搁置阶段。裴庆国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所忧所虑,多次与村“两委”班子商讨,反复修订实施方案,一户一策。最终,所有村民均同意改造,工程如期展开。
裴庆国常常说,群众是最可爱的人,工作想要推进,村干部只要“讲道理”,做好政策宣传,解决实际困难,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就一定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聚民心 打造乡村文化
马庄村总人口2600余人,其中裴姓占总人口的90%以上,当地人也叫裴家马庄。据史料记载,裴氏始祖迁居马庄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上名人众多。特别是抗日战争以来,马庄村裴姓家族积极投身革命,有5位先烈血洒疆场,新中国成立后,还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裴继臣等先进代表。裴氏家族人才辈出,贡献卓越。2018年4月,裴氏祠堂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裴氏祠堂年久失修,破落不堪。如何弘扬裴氏文化,修缮祠堂成为马庄人的共同期盼。“既然民心所向,何不借力发展?”裴庆国思考着、琢磨着……
谋定而后动,裴庆国一边多方收集史料,一边主动筹措资金。裴氏家族的渊源历史逐渐清晰、丰富,裴氏祠堂再次完美重现。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将裴氏宗祠打造成了裴氏家风文化展堂和青少年家风家教研学基地,至今已接待多批研学青少年参观学习。2022年1月,裴氏祠堂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光荏苒,裴庆国十五年如一日,视百姓如亲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本色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