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腋下创可贴”实现赛场人员体温实时监测
市委召开民主协商会征求对市政协委员提名人选的意见
动能澎湃 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先
全市服务业“稳”字当头 发展质效同提
我市持续提升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服务业“稳”字当头 发展质效同提
去年实现增加值1502.8亿元,同比增长9.0%
 

本报2月10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2021年,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服务业经济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96.7亿元,其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02.8亿元,同比增长9.0%,两年平均增长6.3%。从产业结构看,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9:38.9:50.2,服务业增加值占据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从增长贡献看,服务业拉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高出3.7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

规上服务业规模扩大

县域经济加速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285家,分别比2020年、2019年增加71和27家,年均增长5.1%,数量规模不断扩大。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去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月人均薪酬6307元,比上年提高195元,职工薪酬待遇有所提高。

分县(市、区)看,去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最多的县(市、区)分别是泰山区、泰安高新区和岱岳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1亿元、34.3亿元和33.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服务业收入总量的35.4%、15.5%和15.2%,3个县(市、区)收入合计占比达66.1%,县域收入集聚效应明显。从收入增速看,受新增单位拉动等因素影响,宁阳县、泰山景区、岱岳区去年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69.3%、44.0%和24.3%,泰山区和东平县收入增速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态势。

十大行业均实现正增长

新经济迸发新活力

在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中,现代服务业企业引领作用凸显。去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共206家,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72.3%、77.7%和103.2%,现代服务业对全市规上服务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90.9%。其中,全市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新兴服务业发展质效不断增强,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增长。

分行业看,全市规上服务业共涉及十大行业门类,去年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总量位居前三位,合计占比达75%。从重点企业看,去年,全市规模以上过亿企业37家,较上年增加5家;合计实现营收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73%,拉动服务业增长15.5个百分点。

规下服务业健康发展

利润总额扭亏为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泰安中、小、微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回暖,各项指标发展良好。去年,全市90家规模以下抽样调查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实现资产总计3.2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235.2万元,增长31.3%,彻底扭转了前三季度利润总额持续负增长的局面,增长态势良好。

企业经营回暖,发展信心增强。从规上服务业企业对四季度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看,86.6%的企业认为经营情况“良好”或“一般”。在对下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合理预期调查中,88%的企业持“乐观”或“一般”态度。四季度规上服务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在100上方运行,分别达到117%和122%,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相关政策惠及企业效果明显,下季度经营预期乐观,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