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站起来,希望就在前头
孝道如暖阳 何畏道阻长
面对困难不低头 为小家更为国家
冷静看待数字虚拟人应用热潮
热心公益“勇”担当 传递爱的力量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冷静看待数字虚拟人应用热潮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程帅

近日,一位获得2021年度万科公司优秀新人奖的员工“出圈”了。这位名叫“崔筱盼”的员工并非真人,而是数字化虚拟员工。再加上上海浦发银行的数字员工“小浦”、可以作诗作曲的清华大学虚拟学生“华智冰”、快手推出的电商虚拟主播“关小芳”……数字虚拟人应用迎来新一波热潮。(据《新华每日电讯》)

数字虚拟人的前世今生

虚拟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和《太空堡垒》中有位女主角,名叫林明美,她是一名宇宙歌姬,以虚拟歌姬的身份成功出道,日本媒体在1990年为她率先提出了“虚拟偶像”的概念。但限于技术及成本,并没有真正推广开来。

2021年,中国迎来数字虚拟人的应用年,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自2020年以来,关于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政策纷纷出台及落地,鼓励了一批与数字虚拟人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应用推出后,虚拟人开始被人们接受,特别是年轻一代。新冠疫情下,人们开始了“无接触式”生活、工作,让更广泛的人群在更长的时间里“线上化生存”,这进一步促使了数字虚拟人的发展,部分网站虚拟主播增长过半,部分数字虚拟人成为“当红炸子鸡”,且拥有不逊于真人明星的粉丝数量。

数字虚拟人展现商业价值

近期,数字虚拟人柳夜熙的热度非常高,其账号更新速度虽慢,至今只发布了有限的短视频作品,但这并未影响到网友的关注,其每部作品都有几十万、上百万的互动量。在美国,虚拟偶像Lil Miquela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5位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人物”。

随着虚拟现实类技术的发展,数字虚拟人的形象愈发接近真实人类,更加契合人们对于某种人设的认知。对于商家来说,他们看重的是虚拟人的商业价值,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初至今,虚拟偶像领域的初创企业已获得25笔融资,一些推出虚拟人的公司已收到正向回报。

冷静看待数字虚拟人经济

数字虚拟人经济虽然火爆,但需要冷静看待,首先,商家作为服务提供者,若想于网络社会求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在内容上实现创新。数字虚拟人的五官再精致,运用技术再新颖,没有内容上的突破,也会成为“花瓶”。其次,对于商家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业不能协同,公司之间没有有效整合,并未形成完整产业链,这让制作数字虚拟人的成本很高。

当前,数字虚拟人非常火爆,面对各种炒作,需要及时进行“冷处理”,勿生“虚火”,成为一部分人收割“韭菜”的利器。可以说,虚拟人的终极追求是在与其交流过程,无法发现是虚拟人,只有这样,虚拟人才会更有温度、更有人文色彩,提供的内容才能更加生动。

热动:

经济观察报:从整个数字经济的角度来讲,数字虚拟人是元宇宙的一个“ID入口”。未来,每个人进入元宇宙都需要虚拟分身,而这种身份型数字虚拟人的需求也将是产业的新市场。

第一财经:2020年,中国数字虚拟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数字预计将在10年后达到2700亿元。在数字虚拟人行业里,单一场景的流量往往只导向头部,就如同流量与资本也会更青睐头部的网红主播。

川观新闻:别高估数字虚拟人的“美”,推广科技产品还是得讲究实事求是。就目前来看,数字虚拟人对普通人类的取代作用还不大。对待其发展趋势,我们当从长计议。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