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委党校 何传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建党100周年经验时,特别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多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共产党人为了真理,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新时代更大的辉煌。新时代,面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世情国情、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和不断变幻的疫情,共产党人更应该牢记真理,不断追求真理,捍卫真理,坚持为了真理而斗争。
不断追求真理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认为:“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越灿烂。”爱因斯坦说:“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认知,影响了无数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归根结底就是要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洪流之中坚持追求真理、服务人民,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检验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相互转化和有机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历程的认真分析,对建党100年来共产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是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的时代课题的系统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性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一百年来,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不同历史阶段,面对各种政治力量和困难挑战,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关键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民群众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问题。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我们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实践要求,才推动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现状,片面追求更高水平的生产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栽了跟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及时调整了生产关系,使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这才保证了我国经济发展走上正确的轨道。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在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中国化。
实践是发展真理的强大动力。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于自然认识的深化,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理论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被社会实践不断证明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发展推动着我国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基础之上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性变革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坚守真理必须敢于斗争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坚守真理,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振奋精神,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在2019年9月中央党校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着眼当前形势,面向承上启下、担负重任的中青年干部,全面系统地深入论述了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要求。他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当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实现伟大梦想,追求真理,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把握历史方位,看清斗争形势;理解矛盾变化,明确斗争方向;牢记历史使命,筑牢政治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增强斗争本领。需要我们领导干部不断提升自己的斗争能力,提高战略预见能力,增强伟大斗争本领,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
《国际歌》里说过,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我们坚信,只要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坚持敢于斗争,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