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健康义诊进乡村 真情服务暖人心
我市首例稀有血型 干细胞移植患者成功出舱
切实增强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进一步提升急救医疗水平
为疫情防控“加码”
织牢织密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首例稀有血型 干细胞移植患者成功出舱
30名“熊猫血”献血者爱心接力保驾护航
■稀有血型患者王女士成功移植造血干细胞。通讯员供图
 

本报1月24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金凤)近日,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泰安市民王女士顺利从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的移植舱中出舱。这个整整耗时23天的泰安市首例稀有血型血液病患者干细胞移植手术,牵动着许多市民的心。

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种血型,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在我国,Rh阴性血型者只占总人口的3‰左右,是非常稀有的血型,因此俗称“熊猫血”。王女士就是Rh阴性B型血,她被诊断患有FLT3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恶性程度非常高,很容易复发,只有通过干细胞移植手术才能真正挽救患者的生命。通过造血干细胞配型发现,王女士的弟弟与她高分辨率配型完全吻合,是最适合的造血干细胞提供者。这个消息让原本绝望的王女士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医生告诉她,要想手术成功,就必须要保证手术前和手术期间有大量、稳定的Rh阴性B型红细胞和血小板供应,但这有很大难度。如果没有足够的“熊猫血”支援,手术就不能按时进行,患者的病情也将持续恶化。

从2021年8月开始,市中心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向市中心血站提出了长期用血申请,也告知了血站该患者病情的凶险程度和复杂情况,需要市中心血站做好长期、稳定为王女士提供“救命血”的准备。情况紧急,市中心血站多次调度协调,要求各相关科室全力配合市中心医院完成移植手术的备血供血工作。由于王女士需要同时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血站血源科和成分科分别从献血者档案中调取同型稀有血型献血者的资料并通过泰安市Rh阴性稀有血型爱心联盟微信群发出了“献血救人、爱心接力”的倡议。倡议发出后,得到了许多B型“熊猫血”朋友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随后历时6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每当王女士病情不稳、急需输血救治的时候,这些同血型的“熊猫血”朋友们,都会互相奔走相告,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会赶到血站应急献血。

在肥城市经营一家服装店的辛风荣,在得知王女士急需“救命血”后,第一时间赶到流动采血车献血。据了解,这已经是辛风荣第10次献血救人了,累计献血已多达4000毫升。同样参与献血救治王女士的稀有血型献血者段军,在新闻报道中得知王女士移植手术成功并已顺利出仓,心情非常激动。他说:“平时,我们这些稀有血型朋友们之间,就像家人一样,经常交流、互相帮助。如果有谁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尤其是像王女士这样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更是有责任、有义务去献血救人。我们都希望她能早日康复、早日归队。”

据统计,从王女士入院治疗到成功出仓近半年的时间,先后共有30名Rh阴性稀有血型献血者为王女士定向献血。市中心血站共向医院提供了17个单位的Rh阴性B型红细胞、21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相当于把患者体内的血液换了3遍。正是有了这些“熊猫血”献血者们的爱心接力,才为移植手术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