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争取将更多的项目纳入上级盘子,稳住投资发展的“压舱石”。
为此,新泰市高位推动抓推进,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周联席会议制度,市长每周召集分工市长,以及发改、商务、招商等相关部门单位,动态研究招商项目最新进展,即时跟进解决困难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分赴北京、广州等重点区域,谈项目、促合作;副县级干部带队,成立北京、上海、深圳3个产业招商专班,实施蹲点招商,市各大班子有关领导定期赴重点区域招商,落地了一批市场前景好、效益突出的项目,为新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链式招引
抢占新兴产业高地
“一期达产后,我们可年产智能触控面板及触控一体机10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5亿元。”钠博科技智能触控一体机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四新四化”优选项目,产品将主机、显示器和内部元件高度集成,只需一根电源,就能实现人机交互,国内外市场高达万亿元规模。
据公司总经理赵坤介绍,项目针对传统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附件繁杂、竞争激烈的困境,研发推出通用、商用、工业、医疗四大系列触控一体机,最大支持36点同时触控,触控响应时间低至2毫秒,是惠普、戴尔等全球知名品牌的优质供应商。
无独有偶。华能光电科技产业园锁定5G高端市场和新兴物联网市场,投资建设了600万芯公里光缆项目,突出单模光纤、多芯少模光纤、保偏光纤、耐高温光纤等高端产品,覆盖室外光缆、室内光缆、电力光缆三大类、近百种产品,成为华北地区唯一一家“棒纤缆”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厂家。
这只是新泰市突出链式招引,抢占新兴产业高地的一个缩影。当地建立完善“三图一单”,瞄准六大重点产业和“链主”企业,研究好产业需要延哪些链、补哪些链,锁定节点性项目,制定科学招引的“方向图”;研究好到哪里去招、目标企业在哪、目标人才在哪,制定清晰的“路线图”;研究好建立什么样的产业链招商机制,制定好“作战图”;明确好每年每季每月每周跟踪洽谈招商项目“工作单”,开展全链条的招引和服务,提高项目招引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围绕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新泰市精准招商,建链补链、固链强链,紧盯“3+N”区域,深化与华能、首农、鲁商、山能、土发等国企强企战略合作,强化资源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新上众客食品调熟制品、泰山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羊流镇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等项目,持续补链、延链、强链,积极抢占新兴产业高地,引领和驱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加快落地
让“新势能”转化为“新动能”
“去年以来,我们总投资12亿元,新上瑞士ABB机器人、日本马扎克车床、韩国斗山加工中心等各类设备400余台套,可年产差速器齿轮、重卡车桥锻件等产品600万件,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明年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完成利税2亿元。”在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只见经过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线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操作工人,生产线末端的成品齿轮却很快排成一列纵队。
据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明东介绍,润通多向智能精密成型项目主要建设智能锻造中心,多向模锻技术,填补国内工艺短板,实现产品内外一火成形,效率、强度比传统工艺提高30%以上,能耗、原材料降低20%左右,其中,重卡车桥锻件完全替代了铸造工艺,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这是新泰市让“新势能”转化为“新动能”的成功例证。新泰市对今年一季度重点开工推进的77个项目,全部分解到县级领导和36个部门,逐一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个乡镇、一个秘书”“五个一”推进体系,实行全程服务、闭环管理,对规上企业、“小升规”企业、新竣工投产项目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实行“1+1+1”包保制度,确保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在建项目开花结果、竣工项目茁壮成长。优化从招商签约、落地开工到竣工投产的全程包保服务,紧盯各项目标计划、时限安排,集中精力、集中人员、集中火力,集成攻坚。
为优化营商环境,新泰市还突出标准化、智慧化、便利化,探索项目建设开工承诺备案制度,推行“标准地”供地,持续抓好“绿卡”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实行全流程直通快办,闭环审批,限时办结。持续深化“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分阶段施工许可,将原来两个独立阶段的工作流程进行整合重构,项目落地开工时间平均提前40天左右,实现“拿地即开工”。同时,构建全周期资源要素配置体系,充分利用产业链的市场吸引力和政府搭建平台的号召力,把项目、技术、人才、资金聚集到新泰,配置到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产业尤其是工业项目上,筑牢项目推进“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