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23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苏婷)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0.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73.1亿元,占比达75.1%,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既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也创下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28.2亿元,其中,民生支出达到339.2亿元,占比79.2%……近日,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市领导及省财政厅对我市财政工作的有关指示批示和评价,总结2021年财政工作,分析财政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收入质量稳步提升、重点支出较好保障、税源培植稳步推进、财税改革蹄疾步稳、风险防控积极有效、党建工作扎实有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平稳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市财政将聚焦提升“经营财政”能力,做好收入“蛋糕文章”,紧紧盯住开源节流增效,着力在经营财政上深度破题,力争实现“收入最佳化、支出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结合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奔着“一年破题、两年布局、三年见效、五年大变样”目标,研究制定《税源培强五年(2022—2026)计划》;大力支持市属四大企业集团和财金集团、金控集团等国资国企做大做强,努力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收益壮财政”;提升政策调控能力,做好工业税源培植文章,聚焦工业强市和高质效可持续税源培植,积极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坚定不移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做好为民理财造福文章,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民生为先”的用财导向,确保全年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全市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结合黄河战略实施,加大对有关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巩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果;提升城乡统筹能力,做好重点支出保障文章,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充分发挥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助推器”作用;提升管理改革能力,做好财政治理增效文章,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活力,重点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并加强经营性用地储备出让管理,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应用。
同时,市财政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对各领域的潜在风险密切关注、及时应对,力争用最小代价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做好财政安全运行文章;提升从严治党能力,做好干部队伍建设文章,聚焦“进八争五奔前三”目标,对标对表、自我加压、埋头苦干,努力提高财政工作水平,切实做到奋勇争先、唯旗是夺;坚决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形成“一抓到底、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创造“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