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245户居民春节前圆了“安居梦”
泰安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
到202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80岁左右
寒假“防沉迷”需形成更大合力
流调报告不该 成为“吃瓜素材”
如何跳出欠薪“年年治年年有”的怪圈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跳出欠薪“年年治年年有”的怪圈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813件、3243人,同比分别上升12.3%和12%。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的这组数据,一方面表明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显示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任重道远。(新华网)

岁末年初,各类项目、工程相继进入资金结算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易发高发。究其原因,有的是企业经营不善陷入困境,暂时失去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能力;有的是企业主心存主观恶意,利用农民工弱势地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从讨薪现象看,讨薪是悲催无奈之举,为了求关注、求重视,不少农民工上演了许多另类讨薪,凸显困难群体的辛酸苦痛。

事实上,针对欠薪、讨薪现象,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救济措施,但却容易执行乏力,在“最后一公里”失灵。欠薪频发、讨薪不断,一些地方的农民工维权中心一到年底就人满为患。说到底,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老问题没有解决好。追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源头是解决责任心淡漠的问题,往往媒体报道了,网民关注了,领导重视了,问题才能迅速解决,欠薪才能很快被结清。难怪有的农民工事后感叹:到底是管不了,还是不想管?

因此,解决欠薪问题,关键在“政者有其为”。当前,各级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依法依规对欠薪企业采取措施,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对恶意欠薪企业,要敢于曝光,让失信者无处容身;对讨薪问题不理不问或拖拉应对的部门,要启动问责机制,并与干部考核评价挂钩。

当然,根治欠薪不能止于眼前,跳出“年年欠薪年年讨”的怪圈,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治长效,加强常态化监管,促进企业规范用工、合规经营,完善工资支付方式,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到位,比如,推行设立工人工资专户、工资保证金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等举措。与此同时,作为权益易受侵害的一方,广大农民工找工作时不要嫌签合同麻烦,也不要轻信包工头的恶意诱导,要增强法律意识,切实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话语天下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