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245户居民春节前圆了“安居梦”
泰安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公告
到202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80岁左右
寒假“防沉迷”需形成更大合力
流调报告不该 成为“吃瓜素材”
如何跳出欠薪“年年治年年有”的怪圈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加快以“智改数转”为重点的技改升级,深化工业互联网部署应用,引导上线企业输出方案,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县域标杆。用好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机遇,引导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加快上市步伐,做大产值市值。到2026年,肥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达到350家,上市挂牌企业将达到20家,营业收入过500亿元、50亿元、10亿元的企业将分别达到1家、6家、20家。

做精做细服务保障

为让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肥城市设立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出台工业发展“金十条”、人才引进、企业上市、节能降碳等“一揽子”政策。

为充分吸引高层次人才,前不久,肥城市印发了《关于建立肥城市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的通知》及实施细则,调剂40个事业编制,在肥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设立工业企业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专户,专门用于企业引进“双一流”和全球TOP200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

肥城市出台推动建安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从资质晋升、财税贡献、人才引进、总部落户等10个方面给予其政策扶持,积极打造重商兴企环境。经济工作会议邀请纳税过亿元的企业家就座主席台,企业家优先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财政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让贡献突出的建安企业“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奖励”,调动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肥城高新区积极支持企业实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成立企业科技服务队,采取‘一对一’方式上门开展指导,帮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做到‘一对一’讲透彻、‘手把手’教到位,协助企业争取各类平台和荣誉。”肥城高新区规划建设部部长陶志刚说。

肥城市邀请专业机构编制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用力方向、推进路径。聘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建“工业智库”,对产业发展“把脉会诊”。建立政企常态化双向沟通机制,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支持企业家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创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尊重关爱企业家队伍,定期组织高校培训,开展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营造更加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为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肥城市“联姻”大专院校、“牵手”科研院所,在深入调研摸排、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先后引进高层次专家教授16人、海外院士等国际专家11人。

据了解,2021年,肥城市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9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数达96家,净增量和总量连续两年位居泰安市第一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肥城市将继续以执着追梦的赤诚情怀、一往无前的昂扬姿态,创新实干、奋勇争先,聚力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阔步迈向新征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