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金融适老化服务 水平显著提升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税务干部队伍
“银税互动直通车” 拓宽政策服务渠道
运用“公益中国”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三个立足”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全力支持制造服务业发展
助力老旧小区改造 真情服务暖民心
郗山稀土矿项目 获省矿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打造银政便民服务新阵地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农商银行
“三个立足”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本报12月29日讯(通讯员 魏国瑞)肥城农商银行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依托基层组织、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共享共赢、实现示范引领”的总目标开展工作,以党建共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共提升同发展。

立足长远谋划,校准共建方向。瞄准目标,按照“我需要和谁共建”的思路,立足党委和机关党支部两个层面,对拟共建单位逐一分析,精准筛选,制定年度共建计划,明确共建目标任务、方式路径等,为党建共建取得实效打好基础。跟进对接,按照共建清单,采取“1+1+N”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班子成员、机关党支部及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创,实现党委和机关党支部牵头对接、基层党支部跟进落实的工作新局面。今年以来,该行已完成132家辖内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党建共建签约。精准切入,结合业务发展需要,针对共建单位特点,找准需求,精准切入。通过与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党建共建,积极加入“拥军联盟”,共享退役军人资源平台,为辖内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融资及消费需求提供资金支持。截至11月末,累计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62户、金额1893万元。

立足合作共赢,深挖共建资源。开展对标共建,明确党建共建对标学习对象,定期交流经验做法,积极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实现对标提升,助推业务发展。选派城区4家支行信贷骨干到新城街道办事处22家社区委员会担任代理社区副主任,结合“双报到”和驻点办公进行学习锻炼,为所在社区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开展联学联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共同增强党建工作合力,营造互动互促、共享共进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开展主题党日、讲党课、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共建双方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实现资源“联享”,搭建合作共赢平台。开展暖心服务,积极对接村(社区),主动了解需求,为共建单位送上“金融知识大礼包”生活小妙招、法律知识等服务。共同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开展走访慰问,详细了解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建立贫困家庭清单,制定帮扶救助计划,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银行。

立足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领导率先垂范,党委成员发挥表率作用,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作,借助党建共建搭建与政府合作交流的平台,利用政府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加强与社保、税务、商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党建业务相融共促的良好局面。目前,该行党委已完成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粮食物资储备中心等6家共建单位签约。借力关键人物,结合整村授信、“四张清单”对接等重点工作,引导客户经理以党建共建为依托,深入走访村“两委”成员、农金员,加大普惠金融政策宣传力度,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银行。截至11月末,肥城农商银行“鲁担惠农贷”户数941户、余额4.13亿元,“创业担保贷”户数924户、余额1.80亿元。已完成对该市496个村庄整村授信资料收集,覆盖率达82.12%。提升服务质效,开展“送金融产品、送金融服务”进万家活动,走进百姓生活、提高客户黏性,为特殊群体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前往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年卧床生病群众家中为客户办理激活社保卡等业务,加班加点为客户清点硬币和残损纸质,解决客户难题,赢得群众赞誉。近期,已收集各类金融咨询2141个,帮助客户解决各类金融问题1864个,提供上门服务1000余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