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掘出“幸福井” 生活有盼头
我市新开办企业实现免费同步 申领电子印章和电子营业执照
入户告知新政策 群众报销更方便
垃圾分类进校园 绿色环保入童心
邀市民畅享美好数字生活
“为民协商+信用体系”促进村庄华丽转身
维修安装照明灯 照亮居民回家路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仪阳小队解决村民吃水用水问题
掘出“幸福井” 生活有盼头

鹿家沟村打井施工处。
董家南阳村村民在用自来水洗衣服。
董家南阳村村民过去用来蓄水的水窖。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毕凤玲/文 陈阳/图

位于肥城市仪阳街道办事处的鹿家沟村,地处丘陵地带,四面环山,村民浇地难,一度靠天吃饭,打井浇地是村民一直追寻的梦想。

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仪阳小队驻村以来,始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致力于把工作队打造成政策宣传的主阵地、服务群众的主力军、乡村治理的主战场,以更大力度、更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事、难事和愁事。

12月21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鹿家沟村,村民翘首以盼的打井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加快建设中。

“这眼井打了一个多月了,今天应该能结束。”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仪阳小队驻鹿家沟村工作组组长杨杰每天都忍不住过来看看这眼“幸福井”。他告诉记者,工作队入驻后对村民反映的事情十分重视,及时与办事处及村“两委”对接研究,多次调研,多次筹划。通过对上争取与村级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于今年11月在村南、村西南及村北耕地附近,实现招标打井3眼。

一眼水井,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今年65岁的鹿家沟村村民李庆坤如往常一样,来到打井处观看。“我过来看看进度,盼着这眼井尽快打完,村民早点用上。”李庆坤边跟记者聊天,边盯着打井施工处。“有水就幸福喽,感谢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我们盼这一天盼得太久了。”李庆坤说,土地是群众的命根子,有了这几眼井,我们生活就更有盼头了。

阡陌麦田,希望无限。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辐射鹿家沟村800亩耕地,每亩耕地小麦可产500公斤左右,玉米可产450公斤左右,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听着轰隆隆的钻井声,村民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据了解,工程后期还将埋设部分PE管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土地生产效益。

对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仪阳小队的好评和赞赏,同样也发生在董家南阳村。

走进董家南阳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已退休”的蓄水地窖。据董家南阳村党支部书记董明义介绍,该村自来水管网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老化破损、“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供水困难、水费高,供水时间还不能保证,给村民吃水、用水造成极大不便。

工作队驻村后,村民多次反映吃水问题。工作队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解决董家南阳村吃水问题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真正做到让村民满意。工作队跑水利部门了解政策,找水利专家讨论方案,经党员和群众大会研究通过,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7月份顺利招标,11月份全面竣工。新铺设自来水管网主管道1万余米,入户管道3万米,新建蓄水池1处、机井房1处,安装水表450块,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另安装净化饮水机两台,满足了村民更高品质的用水需求。

缺水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还影响着群众幸福感。“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吃了,感谢党,感谢国家。”72岁的董家南阳村村民董德忠激动地说。“之前每隔10天放一次水,冬天怕结冰,夏天担心有虫蝇,用水一直小心翼翼。”村民周光芬说,现在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自来水,真是太开心了。

如今,看着清悠悠的自来水汩汩涌出,水窖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多村民都已将其填埋。

“群众关心的事就是我们工作发力的地方。”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仪阳小队队长张志良说道。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省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仪阳小队将在“学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悟思想”中强化理论武装,在“办实事”中彰显担当作为,做解决问题、造福群众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全力助推驻地乡村振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