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立保障环卫工人待遇的长效机制
我市传“精”送“宝”到巫溪 东西协作奔富路
为节日食品消费安全保驾护航
画中话
观点 1+1
打击制售假证需线上线下齐发力
见义勇为救人 应被支持鼓励
莫让“电子眼”成非法逐利的工具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这样的改造都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新泰市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让家住福田小区的居民崔传友高兴得合不拢嘴。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泰市将老旧小区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先后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个、4686户,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聚焦群众关心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泰市纪委监委机关将其纳入“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集中整治行动,成立10个一线监督组,查处整改问题133个。宫里镇岳家庄村一周时间筹集到近50万元,加班加点打深井2眼、铺设管道2万多米、建设水泵2处,让村民吃上了“幸福水”。对此,该村党组织书记李红说道:“全村420户、1200多人得天天用水,父老乡亲吃不上水就是我失职,就是再难,我也得想办法解决。”

针对社区管理难题,新泰市创新实施“红色物业”工程,先后开展了卫生保洁、消防安全、飞线治理、液化石油气等六大治理行动。累计畅通消防通道94条,整治飞线32千米,设置充电桩1254个,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围绕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新泰市还先后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城市道路路灯提升改造工程、龙北路青云段大修工程、法律援助进万家工程等一系列民生项目,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其中,城区学校扩容提升工程,已投资4.4亿元,建设泰安工商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续建向阳实验学校、一实小银河校区,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建立中小学午餐补助机制,每年补助4200余万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新泰市先后分两批确定312件“为我群众办实事”项目,内容涵盖供水、用电、教育、养老、社保、医疗等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扎实推动学习教育成果向高质量发展实效转化。

用力

狠抓“最后一公里”不放松

“你们的办事效率实在太高了,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新泰速度’”。近日,得益于“云勘验”平台,新泰市犟毛驴驴肉馆负责人梁嘉豪在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指导下,十几分钟就完成了食品经营许可现场的勘验,当天拿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云勘验”是新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为破解市场准营审批中勘验现场效率慢、多次跑的难题推出的创新举措。当地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开发的微信小程序,由传统人工“面对面”现场勘验转变为通过视频连线“屏对屏”的网络“云勘验”,实现了审批许可事项“不见面”审批。

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新泰市医保局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爱山东”“泰安医保”等App,注重发挥“新泰医保”微信公众号、“泰好办”自助终端作用,把医保业务从实体窗口引向网络和手机,打造了大厅医保窗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定点医药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参保企业“三层多点”医保经办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参保群众。

为精准打通“我为群众办实事”最后一公里,新泰市先后建立了民生实事定期走访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建立、巡回指导督查、“周调度、月分析、季小结、年终评价”工作推进等制度,形成22条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对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建立“1+1+1”包保服务机制,推动了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所求尽所愿,所盼皆可期。项项民生实事落地有声,件件实事回应群众期盼,事事办到群众心坎,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最直接的实惠,也敲响了新泰百姓稳步向前的“幸福门”。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