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现实生活中“办证+电话号码”的办假证广告越来越少,但网上制售假证的商家仍然猖獗——居民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病假条、入职体检报告、贫困证明等各种证件证明应有尽有。(中国经济网)
大街小巷张贴的“办证”小广告,曾是久治不愈的城市“牛皮癣”,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兜售假证很多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因此,打击制售假证产业链也应与时俱进,线上、线下齐发力。
虽然兜售假证的小广告藏匿于互联网上不易被发现,不法分子的反侦察手段不断更新,但要追踪他们也不是无迹可寻。当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招揽“生意”时,网络平台不仅应通过关键词屏蔽不法信息,更应及时锁定不法分子并反馈相关线索。对于司法部门来说,在严惩制售假证行为的同时,也应顺藤摸瓜斩断黑色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相比起假证泛滥,“足以乱真”更加值得反思,对于相关机构和单位来说,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息造假问题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