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赵洁
“我们社区113栋楼,全部配上了‘双楼长’,有了他们的加入,社区工作更好干了。”最近这段时间,得益于新泰市大力推行的“双楼长”制,银河社区工作人员金厚萌负责的疫苗接种、反诈App安装等工作进展都很顺利。
全市3050栋住宅楼都有“双楼长”是新泰市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推出的创新举措。通过以楼栋为单位,分别设立“居民楼长”和“双报到”楼长的方式,确保把小矛盾化解在楼栋内,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今年以来,新泰市坚持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标准,围绕解难点、破阻点、疏堵点、创亮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小事情”办成“大民生”,传递新泰高质量发展中的暖心温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目前,全市确定的312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已经完成311件。
用心
“社会公示+挂账销号”解难题
“以前我只要在家里,俺对象就得在家伺候我,啥也干不了,家里也就没了经济来源。自从来了‘如康家园’以后,俺对象白天能去厂里上班了,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近日,得益于新泰市打造的集康复、辅助就业、日间照料、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如康家园”,果都镇村民崔玉龙的生活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为给残疾人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新泰市统筹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成立“如康家园”建设专班,建立健全了联席会、碰头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着力解决残疾人服务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打造“如康家园”服务品牌。今年,全市共建设完成“如康家园”4家,60余名残疾人已入住。
“人上了年纪,在家待着也没事干,有个能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地方真是太好了,这样的条件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自从社区有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青云街道银河社区74岁老人史新平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在这里,老人们不仅可以休闲娱乐,中午还能吃到食堂免费的午餐。
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关切,新泰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为民办实事上。为此,当地印发《关于报送“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的通知》,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服务群众“大提升”、民生难题“大排查”、联系群众“大走访”实践活动,广泛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新泰市将常态化抓好抓实民生实事作为重点,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里成立9个巡回指导组,跟进指导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实行挂账销号制度,滚动式推进,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为民办实事清单台账和经验做法,确保实事项目有序有力推进和按时完成。
用情
312件民生项目涵盖多方面
“现在小区新修了道路绿化,做了楼体保温层和楼顶防水,更新了窗户及单元门,增加了公共活动区域。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