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3日讯(通讯员 杜平)2021年是“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全区“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泰安高新区财政财务管理部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创新方式、精准施策,助推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实现大突破。
一项惠民政策能不能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下去,领导重视是关键,分工负责是保证。全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推进会结束后,泰安高新区第一时间明确一名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作为高新区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分管领导,负责按月调度3个乡镇(街道)的农担工作开展情况及各区内银行机构的农担贷款情况,并安排财政财务管理部专人具体落实农业信贷担保工作。
5月14日,泰安高新区组织召开农业信贷担保工作会议,邀请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公司泰安市管理中心负责人解读相关政策、岱岳区农商行业务人员介绍业务流程,并对全区农业担保信贷工作开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会后,各乡镇(街道)迅速摸排辖区内的农业经营业户,召开专题培训及工作部署会议,印发“明白纸”,面对面建立微信群,进一步推动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经过6个月的广泛宣传,农担惠农政策在全区知晓度显著提升,业务全面推开。
在2020年底在保余额仅690万元的形势下,泰安高新区财政财务管理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将担保费纳入财政预算,减轻贷款主体负担,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到农业农村工作中去。2021年,需财政负担的担保费为3万余元,预计2022年需财政负担的担保费约为75万元。
截至2021年11月30日,在保余额由2020年底的690万元增长至9539万元,预计2021年底前突破1亿元,贷款客户由14户增长至147户,业务量翻十几倍,且未发生一笔风险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