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3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通讯员 陈明)“现在的工人文化宫真是好啊!不仅敞亮,而且功能齐全、服务周到。每次我经过这里都要停下来看看,有时还进去跟工作人员聊聊天,了解一下政策信息。在这里,真是找到家的感觉了。”如今,对于整修一新、盛装迎客的泰山区工人文化宫,全国劳动模范米培莲逢人便夸。
然而,两年前的泰山区工人文化宫却着实有些寒酸。泰山区总工会的老同志、泰山区职工帮扶中心副主任于培水对此感触最深:“以前区里唯一的职工服务中心,前是门头房,后有小饭店,楼下卖鱼卖石头,楼上是美容和房屋中介,几个服务人员挤在旮旯里办公。职工来了不好找,不少人找不到地方还要打电话询问,真是太憋屈、太不方便了。”
2019年,省总工会启动工人文化宫整治提升工作后,面对租赁合同不到期、房屋私搭乱建严重、改扩建资金缺口大以及专业人员缺乏等实际困难,泰山区总工会召开党组会、干部会深入分析研究、统一思想认识。“上级有要求,职工有需求,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