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闻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九个必须”树牢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坐标
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泰山学院 刘胜梅

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所强调的,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对“我们如何才能继续成功”的郑重表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现代诠释。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将是否顺应民心视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顺民者昌,逆民者亡”是古人在历览历史的变迁与朝代的更迭中所获得的深刻体悟。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对天道的尊崇始终与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道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天道远,人道迩”,而人道的实现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就是对民众的重视,对民心的坚守。从孔子的“安民、富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尚书》的“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到李觏的“天道以民心为转移”,无不是在天人合一的语境中,道出对人民地位的推崇与对民心向背之于国家兴衰存亡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民心惟本,厥作惟叶。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得民心、得天下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诞生于人民,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她依靠的是“人民群众”,拥有的是“人民军队”,致力的是“人民解放”,建立的是“人民政权”。正是在与人民的这种高度紧密、须臾不离、生死相依的联系中,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成就了昨日之艰苦辉煌。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得民心,获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是“人民民主”,改善的是“人民生活”,坚持的是“人民至上”,保证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满足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视为其宗旨和职责所在。也正是在与人民的高度紧密、须臾不离、生死相依的联系中,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勠力同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国共产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共产党也必将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得民心,赢未来。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即将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只要我们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一定能在人民的支持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