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种植泡桐树 拓宽致富路
军人优先鱼水情深 绿色通道排忧解难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 优化食品药品经营环境
用青春热血书写人民警察的忠诚和担当
全力推进 和谐美丽文明新村建设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倍体泡桐在我市50多个村推广种植
种植泡桐树 拓宽致富路

■市林科院工作人员测量计算泡桐米径。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摄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池彦明

“四倍体泡桐是目前我国长得最快的速生品种之一,其肉质根涵养水分就像骆驼储存食物一样。大约长4年时间,泡桐会在4月底、5月初开出淡紫色的花。”市林科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王迎向记者介绍说,从前期对四倍体泡桐新品种申报,到2012年开始在宁阳县国有高桥林场布试验点,再到《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成果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都为四倍体泡桐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年育苗当年销售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泡桐是我国独有的速生用材乡土树种,四倍体泡桐在速生性、抗逆性、优质性、出材率等特性方面克服了普通泡桐原有不足,近年来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得到推广。

记者了解到,作为省科技特派员,王迎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2016年1月到宁阳县东疏镇潘茂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标志着四倍体泡桐在山东开始推广。“针对贫困村人均1亩农田的实际,我们探索创造了‘1名贫困人口1亩田种植四倍体泡桐苗木,净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销售、当年脱贫、持续增收,真正将‘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喜悦带到每个种植户家中。”王迎说。

12月13日,穿过蜿蜒崎岖的坡路,记者来到肥城市仪阳街道马廊村四倍体泡桐种植地。据了解,马廊村有村民175人,过去是市级贫困村。由于交通不便,之前种小麦、玉米不能实现机械收割,种植粮食作物成本高、产量低。“四倍体泡桐种植于2018年被列入市科技扶贫项目,村里获得5万元资金。了解到种植四倍体泡桐易管理、成本低,村里的土质也适合种泡桐后,村民的积极性很高。有了这笔启动资金,村里家家户户开始育苗。”马廊村会计段成顺介绍说,2019年,村里开始实行土地流转,对流转的30亩土地进行集体管理,种植泡桐的收益作为村集体收入。现在村民已经搬迁,在村里每亩地每年给村民700元至750元租金的基础上,农村合作医疗补贴、秸秆清运补助等都从村集体收入里支出。2020年,马廊村实现了集体脱贫。

据介绍,四倍体泡桐具有根孽特性,一年生苗木刨除后,留在苗圃土地里的树根可萌发出小苗,第二年继续育苗,每亩可出幼苗1000余株,按照“留优去劣、疏密均匀”的原则,平均每亩可保留幼苗440株,1亩育苗地可节省种根费1320元,潜在的效益能更好地促进村民致富。

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链逐步形成

四倍体泡桐产业化,就是泡桐种根育苗、植苗造林、成材采伐、木材加工及其林下空间和根叶花果利用的全产业链经济开发过程。近年来,泡桐资源培育在乡村广泛展开,龙头企业的入驻进一步推动了育苗—造林—采伐—加工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

在仪阳街道四倍体泡桐科技示范林,一片泡桐齐刷刷地向上生长着。“这里是市林科院和当地一家企业合作打造的四倍体泡桐科技示范林。四倍体泡桐具有速生特点,当年的苗,米径能长到8厘米,高度在6米至8米。”王迎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拿出随身携带的围尺进行测量。

据了解,四倍体泡桐材质优良,用途广泛。四倍体泡桐木材具有耐腐蚀、耐酸碱、耐磨损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等领域。一般来说,木材加工增值应为木材本身价值的2-10倍。四倍体泡桐木材单价为每立方米1600元,经加工后的产品,每立方米纯利润可达3200元至1.6万元。“我们将继续与企业合作,发展四倍体泡桐成材林,5年以后,等四倍体泡桐形成规模,再进行收购和木材加工。”王迎说道。

目前,我市已建立四倍体泡桐科技示范园。与此同时,外省企业主要依托我市地理气候优势,在宁阳县磁窑镇、东疏镇,肥城市仪阳街道等地种植,推进合作造林工程。

“四倍体泡桐的种植已覆盖我市50多个村、200多户农户。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建立育苗基地、植树造林,进一步推动四倍体泡桐成果推广,与农业生产相互促进。”王迎表示,作为科技特派员,自己将继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土地经济价值,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扩大四倍体泡桐的种植规模,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