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颜慧智 王雷
“我开车跑这条路十多年了,原来走到这里就弄得‘灰头土脸’,现在路修好了,环境提升了,开车也安全了。”路过肥城市特钢路段的货车司机吴怀才感慨地说。
为有效治理公路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肥城市挖根源、找堵点、解难点,以“有解思维”治理扬尘,整修路面,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强化路面管控,全面打响了一场公路扬尘治理攻坚战。
特钢路口位于G341线与泰临路的交会处,以前该路段路面坑洼不平、尘土飞扬,随着肥城市对载重货车实行“闭环式”管理,特钢路路域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如今成为了一条通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净安畅美”路。
据了解,该路口为肥城市境内交通流量最大的路口之一,是驻石横厂矿企业运输物资进出的“咽喉通道”,每日通行机动车达4.1万余辆次,其中,载重货车通过量平均每小时达1200多辆,扬尘污染排放源头多且复杂。
近日,记者在位于石横镇工业园区的肥城鑫利华混凝土有限公司出入口看到,货车进出工厂都须“洗澡”,车辆驶到门口,自动感应冲洗设施便会开启,地下及4个侧面瞬间便喷出一条条水柱,对车辆进行全方位冲洗,车辆冲洗干净后可进入工厂装货,出厂再进行二次清洗,大大降低了扬尘污染。
交通流量大,载重货车多,导致特钢路的路面损坏严重,坑洼不平,车辆行驶中因颠簸造成货物经常洒落,并且部分路口绿化带高于路面,雨水冲击泥土外溢,造成泥土两侧堆积……
为进一步改善特钢路路域环境,更好地服务石横特钢、石横电厂、查庄煤矿等驻地厂矿企业发展,石横镇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将特钢路扬尘治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下大气力对破损路面进行统一修复,高标准安装了路沿石,并对道路两侧破损严重的绿化苗木进行了更新补植,受到驻地企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据了解,石横镇政府还投资60余万元,对特钢路南段进行了路面修复,全长400多米。
“我们计划再投资4300万元,按照‘四好公路’的建设标准,对整条路进行再提升,使特钢路真正成为石横镇一条标志性的能源大道、景观大道。”石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倩倩说。
由于一些车辆上路前未采取箱式密闭、篷布遮盖运输,致使在特钢路口转弯或遇到红灯时,因惯性或刹车导致粉煤灰、石粉、煤矸石、生料等在该路口产生洒落现象,而绿灯通行时因载重货车惯性大、速度快,带起路面灰尘,造成扬尘污染,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因此,路段全面治理扬尘污染需要多管齐下,常态、长效管理。
道路“净安畅美”,安全是底线,也是最大的民生。肥城市交通运输局与肥城市交警大队相互配合,除检查车身是否过脏外,还检查是否盖好篷布、货物装载是否合格,有效减少了洒落现象发生。统计数据显示,自9月16日扬尘治理联合行动开展以来,肥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该路段共检查载重货车2180辆,处罚102辆。肥城市交通运输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88人次,现场纠正违法车辆13辆,检查企业32家次。
“我们根据梳理出的问题清单,对辖区内的相关运输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责令企业对出入车辆的车身、轮胎进行清洗,对于装载物品按照规定进行合理装载,盖好篷布,督促相关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做好扬尘防治工作。”据肥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三中队民警赵刚介绍,在执法过程中,如发现有洒落载运物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给予罚款100元不计分处罚,以确保道路更加安全、整洁、美观、畅通。
为有效做好扬尘污染管控,肥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与石横镇持续加大对道路扬尘的巡查监管力度,采取机扫、人扫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清扫频次。每天出动两辆清扫车辆对特钢路口进行清扫、洒水降尘,安排1名养路工巡查,及时清扫,常态化保持,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我们增加国道、省道清扫设备投入和清扫频次,保持路面整洁,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污染车辆进行集中整治,及时维修破损路面,杜绝二次扬尘,目前已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肥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