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山区上高街道开展 “年终健康大盘点”活动
树木涂白“穿新衣” 防寒防虫又美丽
旅客大意遗失背包 客运员发快递送还
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志愿服务为幸福生活“加码”
推动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走深走实
变“为民清单”为“幸福账单”
小记者探秘智慧能源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市推行“四个三”运行模式
推动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走深走实

 

本报11月30日讯(通讯员 冯巧玲)作为我省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今年,肥城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推行“四个三”运行模式,推动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走深走实。

组建三级架构,整合各类场所,活动阵地建起来。按照“1+2+N”思路,分级、分类试点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1”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好1个县级“复兴少年宫”,打造肥城市少年儿童活动龙头阵地;“2”是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学校少年宫,试点建设60个乡村“复兴少年宫”;“N”是整合社区图书馆、乡村记忆馆、民俗博物馆、红色革命遗址等文明实践阵地,试点建立一批乡村“复兴少年宫”辐射基地。

依靠三支力量,发挥志愿作用,辅导员队伍动起来。壮大学校教师辅导员队伍,选拔197名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专职辅导员,今年以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走教、巡教志愿服务活动220场次。发动社会志愿者队伍,招募组建由“五老”人员、先进人物、文体骨干、民间艺人组成的乡村“复兴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共292人。用好县级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发挥17支县级队伍的专业特长,定期开展党史宣讲、卫生健康、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紧扣三项任务,突出地域特色,品牌项目火起来。做深道德培育项目,广泛开展“童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举办演讲、书画、征文比赛200场。做活文体娱乐项目,五埠村“复兴少年宫”依托1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开展面塑、泰山传拓、五埠剪纸系列手工体验活动。穆庄社区把机器人编程、3D打印、VR体验等搬进“复兴少年宫”,前来学习体验的孩子络绎不绝。做新劳动实践项目,王庄镇乡村“复兴少年宫”模拟法庭,以鲜活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们接受沉浸式法制教育。孙庄社区组织孩子们到“复兴少年宫”实践基地“幸福食堂”为老人表演节目,提供助餐服务,把敬老爱老的种子种在心里。

创新三项机制,着眼常态长效,“复兴少年宫”活起来。创新交流共享机制,发挥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协调作用,让辅导员队伍、活动项目在县、镇范围内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创新积分回馈机制,对参加活动的少年儿童发放积分卡,用于兑换奖品,以及获得参加职业体验的机会;对辅导员、社团团长记录志愿服务时长,作为评选最美辅导员、最美社团团长的依据。创新社团管理机制,成立近300个社团,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报名参加,由专业志愿者担任辅导员,推选一名学生担任社团团长,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