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赵鑫 通讯员 孟庆涛
■金胜昔在会上发言。通讯员 王理 摄
近日,记者采访了点内(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点泰(泰安)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监事长金胜昔。金胜昔对肺癌早筛的背景和意义、肺癌早筛的现状和难点、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癌早筛早诊早治中的应用以及什么是“AI肺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肺癌早筛的背景和意义
金胜昔表示,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总死亡率的1/4,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其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16%。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提升癌症筛查、早诊早治,才是提高肿瘤疗效、预防癌症最有效的手段。对于小于1公分的微小肺癌,经过早诊断、早治疗,其5—10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100%。
肺癌早筛的现状和难点
金胜昔说,规范开展肺癌筛查,使更多的肺癌患者在早期得到精准诊治,成为近来肺癌研究的热点。美国国家肺部筛查试验(NLST)研究显示:筛查能使肺癌死亡率降低约20.3%,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据,被公认为是近10年来最重大的肺癌研究成果。我国由上海市胸科医院牵头的肺癌筛查研究,同样使早期肺癌(I期)的诊断率达90%以上,有效降低了肺癌死亡率。通过筛查检出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治愈,无需进一步放疗和化疗。因此,利用低剂量螺旋CT开展肺癌筛查有望使肺癌患者群体的分期前移。然而,在肺癌早期筛查过程中,庞大医疗数据的产生以及影像医师资源的匮乏,使人工阅片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癌
早筛早诊早治中的应用
金胜昔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可以辅助临床影像医师阅片以及对早期肺癌进行筛选,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大幅提升了基层医院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水平。上海点内科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国内知名的肺癌诊疗MDT专家团队,针对肺癌的筛查、辅助诊断、随访管理及手术辅助决策提供了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大大提升了筛诊疗访的效率,对不同结节人群提供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什么是“AI肺计划”
金胜昔介绍,“AI肺计划”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科主任韩宝惠提出的早期肺癌筛查技术为指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液体活检等多组学方法,计划在我国进行50万人的社区高危人群肺癌早筛,探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肺癌筛查路径和体系,建立肺癌高危人群数据库,使I、II期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约30%,肺癌死亡率下降约20%,实现肺部肿瘤的关口前移、早诊早治,慢病化管理。同时,建立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让广大基层群众能够在当地享受全国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