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孟庆涛
①韩宝惠教授在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启动会上致辞。
②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启动会公益款项捐赠仪式。
③2021第三届中国模拟医学大会会场。
④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启动会启动仪式。通讯员 王理 摄
“幸好早发现早开刀,免去了我遭受癌症的苦楚,也令我的家庭没有因病致贫。”泰安市民梅虹(化名)因为早筛查早诊断,及时切除了肺肿瘤。梅虹正是“AI肺计划”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的受益者之一。
近年来,泰安市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积极探索癌症筛查新模式。“AI肺计划”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活动的落地推进,标志着当地癌症防治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这项惠及泰安万名市民的民生项目背后,是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国内顶级医疗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推进,以及泰安当地大型医院的通力合作。项目以解决临床遇到的难题为出发点,确保“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到实处,真正惠及市民群众,从点到面,从泰安辐射全国,加快推进癌症早诊早治策略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泰安建设癌症防治体系 打造专业筛查公益项目
泰安市是一座千年古城,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泰安依泰山而建,山城一体,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
与其他城市一样,美丽的泰安城内隐藏着一个“隐形杀手”——癌症。对于一些泰安市民而言,癌症总是来得很突然。有专家认为,泰安不少市民群众没有定期体检意识,等真正出现症状的时候才去医院,结果发现就是晚期。
肺癌是泰安最大的“隐形杀手”。根据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014—2018年泰安市肺癌死亡率变化分析》(以下简称《分析》),2014—2018年,泰安因肺癌死亡人数为17184人,当地肺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首位。患肺癌的泰安市民疾病负担沉重,应将预防重点放在男性人群、城市人群及高年龄人群。
《分析》还指出,近年来,泰安市肺癌流行趋势已有所下降,与近年来政府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医院诊疗水平提升、癌症术后存活率提高等有关。
要进一步降低泰安市肺癌流行趋势,必须“治未病”,必须进行早筛早诊早治。对此,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勾画了清晰的癌症防治行动“路线图”,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整合全市医疗资源,集合医疗、卫生、健康、科技、产业等各界力量,健全癌症筛查长效机制,开展癌症筛查试点工作,持续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全市癌症防治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针对肺癌,泰安市卫生健康委谋划开展了“早筛早诊早治”等科普宣传工作,围绕肺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索肺癌筛查新模式。今年10月12日,由市卫健委、泰安高新区管委会发起的“AI肺计划”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对泰安本地高风险人群进行人工智能筛查,推动肺癌早诊早治,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同时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肺癌防治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AI肺计划”目前已在泰安5大医院落地。项目背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科主任韩宝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辉、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国桢等国内高级医疗专家进行悉心指导,并采取先进的“AI人工智能”方式以及选择性采用“液体活检”开展肺癌筛查。
万人肺癌早期筛查进行时 泰安朋友圈被“AI肺计划”刷屏
“AI肺计划”由泰安市卫健委、泰安高新区管委会、泰安高新区慈善协会发起,由韩宝惠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得到点内(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肺癌人工智能诊疗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支持,是首个专项用于万名泰安本地高风险人群的人工智能筛查项目,为当地医疗筛查及肺癌诊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该项目将人工智能、肺癌肿瘤大数据和基因检测相结合,实现肺癌单病种、全病程的一体化诊疗解决方案,是肺癌筛查领域的人工智能高科技创新项目。
目前,“AI肺计划”已经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医疗区、山东省泰山医院(山东省泰山疗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和泰安市肿瘤防治院落地。活动启动后,年龄在45-75岁之间的泰安居民如果有长期吸烟史或二手烟接触史、个人肿瘤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史(如慢阻肺、肺结核或肺纤维化等肺部慢性疾病)、工作中常接触致癌物质(如石棉、辐射、二氧化硅等),且近两年没有做过胸部CT检查的,可参加“AI肺计划”,预约以上5家医院中的任何一家,进行免费的低剂量螺旋CT(以下简称“LDCT”)检查。
在活动中,各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准确诊断早期肺癌,判断恶性风险程度,预测病理类型;提供多学科(MDT)联合会诊,精准指导处理意见;所有肺结节人群都采用专门辅助管理软件系统进行全程随访管理。
“AI肺计划”得到泰安居民的积极响应和拥护。岱岳区居民陈华娜表示:“9月初以来,我印象最深的是‘AI肺计划’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不少朋友争相传播这一好消息,我身边的亲戚朋友纷纷预约筛查。”
目前,泰安五家特邀筛查医院的LDCT正在免费预约筛查中,参与人数众多,需要提前预约。
自11月1日开始筛查截至11月21日,“AI肺计划”共完成CT筛查811例,其存在不同程度结节336例,占比达41.43%,已纳入点内科技随访管理;有14人疑似恶性,截至发稿时,4人已完成手术治疗,其余正在制订治疗方案。
专家谈模式创新 泰安肺癌筛查模式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肺癌筛查率仍较低,存在CT阅片数量激增、人工阅片耗时长、各地区医疗资源难以同质化、医师资源比较短缺等问题。若要全面推进肺癌防治工作,提高肺癌的早诊率,需要展开新的探索,利用创新技术赋能肺癌筛查。
因此,采用无创的方式准确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及热点。泰安市“AI肺计划”首次采用影像学和液体活检相结合,相辅相成,可以为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多层次信息的解决方案,率先探索出一套符合泰安市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和筛查路径。
对此,韩宝惠教授说:“应用LDCT筛查可以提高74.1%的早期肺癌诊断率;通过LDCT结合AI人工智能等其他先进技术的辅助,探索出肺癌筛查路径和体系,建立肺癌高危人群数据库,可使I、II期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约30%,肺癌死亡率下降约20%。另外,采用多组学联合技术,包括液体活检中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组学、蛋白组学等多组学的生命大数据,建立人工智能模型,能够优化与完善早期肺癌临床诊疗,实现肺癌精准诊疗。此次泰安万人肺癌筛查采用了人工智能筛查+液体活检结合的新筛查方式,有利于实现肺部肿瘤的关口前移、早诊早治,慢病化管理。”
李辉教授介绍,美国国家肺部筛查试验(NLST)研究显示,筛查能使肺癌死亡率降低约20.3%,这个令人瞩目的数据,被公认为是近10年来最重大的肺癌研究成果。癌症筛查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但不能照搬,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创新,包括筛查技术、开展模式、流程标准等方面。泰安着力打造专业筛查公益项目,运用AI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融合液体活检技术,借助互联网应用技术体系,联合顶级专家、学会、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探索出肺癌筛查新模式,经验值得借鉴。
张国桢教授认为,癌症诊疗技术不断发展,给患者带来了希望。泰安肺癌筛查也与时俱进,采取适时适宜的筛查手段,融合多种创新技术,推出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提升人群筛查效率和获益,让肺癌可控,让未来可期,推动了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创新筛查手段 让癌症早筛下沉到更多家庭
据权威部门估计,我国每年用于肺癌诊疗的费用在400元亿至500亿元。倘若使我国25%的肺癌患者在癌前病变、原位癌或IA期阶段就接受确诊,每年有望减少肺癌诊疗费用20亿元至30亿元,并增加社会产值50亿元到100亿元。可见,肺癌筛查是一种更符合卫生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的方法。
重大疾病如癌症的治疗费用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容易导致“因病返贫”“因病积贫”。据统计,晚期肺癌患者治疗费用至少是早期治疗费用的2倍。因此,癌症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疗支出负担。
泰安市民梅虹是“AI肺计划”直接受益者之一。梅虹,58岁,生活中注重养生和轻度锻炼,平时只进行普通的体检,却不知肺癌这个“隐形杀手”已悄悄逼近了自己。
11月初,梅虹参加了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得以改写。根据筛查结果,梅虹的肺结节高度疑似早期肺癌(术前诊断),数日后入院进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术后诊断为右肺上叶原位腺癌)。
“AI肺计划”将肿瘤扼杀在“摇篮”里,挽救了梅虹的生命。手术后,主刀医生告诉梅虹,幸亏及早发现,及时切除了肺部病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梅虹已经出院,恢复不错,未出现异常情况。
梅虹说:“近期,我把肺癌的知识学习了一遍,更加明白了筛查项目的意义。政府发起的项目救我一命,让我受益匪浅。完全康复后,我想以亲身经历唤起大家对癌症预防的重视。早筛早诊早治,于人于己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