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 朱学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同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又重点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主题,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件,是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是帮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动力的权威教材。我们要深入学习《决议》精神,增进对百年党史的理解和把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中国共产党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经历了长期探索和反复比较而作出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但没有停留在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经历了一个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过程,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即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来看,我们当前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时代,所以我们仍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特别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运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
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和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贡献力量。
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走上了“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会提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和信心无比强烈,在新的征程中,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依然严峻的风险挑战和更加激烈尖锐的斗争,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敢于筑梦、敢于追梦、敢于圆梦,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支撑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响应党中央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