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早”是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关键
规范医疗从业行为
增强医疗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综合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
降低学生龋齿发生率
省级医学专家齐聚颐博康复医院 为徂汶景区居民“送诊上门”
进一步提升肿瘤防治业务水平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肿瘤防治院院长李瑞卿接受《中国卫生》杂志采访:
“三早”是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关键

■李瑞卿(中)接受线上采访。通讯员供图
 

本报11月29日讯(通讯员 吕士芹)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中国卫生》杂志“重塑信任——肿瘤规范化诊疗在行动”专栏对市肿瘤防治院院长、市抗癌协会理事长李瑞卿进行了采访。李瑞卿就恶性肿瘤的预防、筛查、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人文关怀、肿瘤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介绍了经验和做法。

李瑞卿表示,现实生活中,民众对于肿瘤的认识存在诸多误解,总是“谈癌色变”,基层医院面对的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事实上,癌症(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统称为“三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为增强百姓对肿瘤防治的科学认识,市肿瘤防治院从科普宣传入手,开展了“深入基层防癌大讲堂”活动,累计对泰安市80余个乡镇进行了肿瘤科普知识教育培训、义诊等活动,惠及周边群众200余万人。7月份,2021中国肿瘤学大会“百年·百县”肿瘤科普火炬传递活动泰安站在市肿瘤防治院举行,医院根据山东省抗癌协会的要求和部署,携手泰安及周边抗癌力量完成了火炬传递,同步开展了“五个一”科普活动,向群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

为做好肿瘤早期筛查工作,市肿瘤防治院根据国家工作安排及相关要求,于2018年申请并成立了泰安市癌症中心,并指导各县(市、区)相继成立癌症中心,完成了泰安市癌症中心的梯级建设,健全了全市癌症防治机构,在此基础上承担部分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受益人群120余万人。作为泰安市抗癌协会挂靠单位,市肿瘤防治院今年牵头并会同市区5家医疗单位开展了“‘AI肺计划’——泰安市万人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课题研究”,将针对泰安本地高风险人群进行人工智能筛查,目前该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近年来,市肿瘤防治院坚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思路,通过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引进先进设备、开展先进技术,以肿瘤的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诊疗为重点方向大踏步发展。目前,已成为学科比较齐全的肿瘤专科医院。在学科体系完备的基础上,该院通过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DT)来实现肿瘤的精准化、规范化、个体化治疗,逐步建成了肺肿瘤、食管肿瘤、胃肠肿瘤、妇科肿瘤、乳腺肿瘤、结核病、头颈肿瘤、疼痛、肝胆胰肿瘤等14个肿瘤病种的多学科诊疗组,实现了常见实体肿瘤病种的全覆盖。该院也成为泰安地区恶性肿瘤精准化、个体化、规范化综合治疗的医疗高地。

为让晚期肿瘤患者走好人生最后一程,市肿瘤防治院在人文关怀方面加强了投入和探索,于2020年申请成立了泰安市安宁疗护教育培训基地分基地、泰安市安宁疗护中心暨质量评估中心分中心,建设了高标准的安宁疗护病房,组建了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医护团队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患者进行专业化病情评估,制定个体化姑息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为进一步宣传、总结、推广各医疗机构肿瘤诊疗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中国卫生》杂志开设了“重塑信任——肿瘤规范化诊疗在行动”专栏,旨在通过采访各医院管理者凝练经验、推动发展。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