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9日讯(通讯员 刘虎)今年以来,岱岳区国资局扎实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通过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有效盘活闲置资产,累计实现处置收益1844203元,大大提升了资产使用效益,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了财政资金节约增收。
摸清家底,奠定资产盘活良好基础。岱岳区国资局制定《区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人专班清理统计全区范围内的闲置资产,通过实地清查、相关资料收集、建立资产台账等方式方法,摸清了闲置国有资产总体情况,为资产盘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岱岳区国资局经过清查摸底,共计梳理出46宗闲置国有资产,其中建筑物面积52164.83平方米。
有效盘活,确保闲置资产保值增值。为提升资产盘活效益,岱岳区国资局根据工作需要,采取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宜方式的工作方法,以达到充分利用闲置国有资产,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对适宜市场化运营的闲置资产,通过市场加以盘活利用、实现保值增值,并按规定上交资产收益。对适宜共享调剂的闲置资产,纳入公物仓集中管理共享调剂。对不具备市场化运营和共享调剂条件的资产,由区国资局进行统一集中处置。
积极整合,打造闲置资产盘活亮点。在对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并登记造册,逐一形成盘活方案的基础上,岱岳区国资局立足全区、统筹调剂,先后将原广电楼交付疫控中心、原环保局交付市场监管局、原计生服务中心划转第一人民医院、原二职专对外租赁,成功打造了大宗闲置资产有效整合的成功案例。
在严格落实《泰安市岱岳区区直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借)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的基础上,岱岳区国资局经区政府同意集中组织了多次资产拍租活动。先后对区农业农村局、教体局、文旅局、老干部局、供销社、第一人民医院、职教中心、电影公司、畜牧兽医中心等9家单位的房产租赁权进行了拍卖,实现房产出租面积17214平方米、收入2568980元,全部上缴财政国库。其中,岱岳区全民健身中心5年租赁权的整体拍卖,成功盘活竣工半年多一直闲置未使用的房产面积2400平方米,为驻地镇(村)提供了优良的运动健身场所,满足了周边群众的生活需求,充分发挥了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