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9日讯(通讯员 苏宝银)近年来,岱岳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策落实体验,以落实青年人才生活补贴、青年见习补贴等各项人才支持政策为重点,建立“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机制,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取得良好成效。
政策宣传上做到全域覆盖。岱岳区坚持“人才吹哨、专员报到”,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辖区内重点人才、重点团队、重大项目,实施“专员式、专班化”全覆盖包保服务,与企业人事负责人深入交流座谈,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引导企业精准把握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发挥引才补贴效能;鼓励企业按照政策要求,科学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激励青年人才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营造企业尊才爱才浓厚氛围。
办事环节上做到全面优化。从被动跟进到主动服务,开展“免申即享”等行动,主动联系企业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告知企业补贴申领政策与流程,加快审核速度,保证补贴及时发放到位。同时,以落实青年人才补贴政策为重点,充分利用“人才金政”服务平台,全程采用网上申报、数据后台比对的方式,鼓励企业在线提报人才需求信息,实时更新人才数据库资源,充分调用就业、社保、学信网等信息系统数据,全方位提升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攻破了主动认证、信息确认、资金发放等一个个“山头”,疏通了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一个个“梗阻”,第一时间将优惠政策送到企业和人才手上,让企业“不跑腿”、人才“不费力”,进一步拓宽申报渠道,持续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流程,主动服务便企惠企。
重点人群上做到全程服务。岱岳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区人才工作服务中心、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对所有通过岱岳区成功申报省部级人才荣誉的人员进行摸排,今年以来,指导人才服务专员先后为6人申报办理山东惠才卡。同时,坚持部门联动,为引进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联合公安、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人才服务机构等部门,在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险服务等方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与保障,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提供“一对一”服务,切实解决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当前,岱岳区正大力实施“五区共建”,强力推进“科教融创示范区”整体建设,各项产业都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下一步,岱岳区将继续坚持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强化政策保障、拓宽引才渠道、优化人才服务,营造富有活力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