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强化使命担当 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冬春火灾防控 工作部署会召开
全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工作专家论证会在泰召开
深化预算绩效改革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我市举行“泰安老字号” 企业授牌仪式
投资骗局屡禁不止 监管不能缺位
岱岳区20家党政机关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节约型机关”
中老年“医美潮”安全应放首位
让千年运河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千年运河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

 

一条大河,滔滔奔流,作为独特的活态文化遗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活着的、流动的精神家园,在历经千年的通航岁月里,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大运河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历史遗存之丰、文化底蕴之厚、价值之珍贵,前所未有。

流淌的运河、流动的文化,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大事、要事,更是我们运河沿线地区共同的责任。新时代,如何重新使用这些古迹,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是传承和保护大运河文化亟须解决的新课题。

打造旅游新地标不失为大运河开发利用的有益尝试。在这方面,北运河杨洼船闸的建设堪称典范,日前,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运河杨洼船闸正式开建,明年夏天有望实现大运河京冀通航。据介绍,在景观设计方面,杨洼船闸定位为自然化、郊野化、生态观光、郊野自然的滨水生态船闸,拟打造生态绿舟,成为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典范船闸。同时,以“杨洼千帆”为设计主题,重塑古时北运河槽船穿梭、商贾繁茂盛景的同时,寓意北运河重焕活力、城市副中心千帆竞发、熠熠生辉的光辉未来。未来,杨洼船闸将实现北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助力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这对运河沿线地区的大运河开发和保护工作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挖掘沿岸地区民风民情是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的重头戏。悠悠千载,大运河沿岸汇聚了茶艺文化、饮食文化、桑蚕丝绸文化、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积淀了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沉淀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单就劳动号子就有很多种。至于民间活动,从古至今,都有花轿迎亲、赛龙舟、做道场、祭祀神灵、赶庙会、看社戏等民俗活动,形成了运河沿岸地区特有的民风民情。作为运河沿线城市,我们应突出泰安文化特色优势,推动泰山文化、水浒文化与运河文化的互促共进、并荣共生,让更多游客在泰安体验运河之韵、运河之美、运河之变。

涓涓千年运河,流淌出沿岸文化,直到今天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传承历史文脉、讲好运河故事、贴近群众需求,就一定能推动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光彩,并融入生活和年轻一代跳动的脉搏中,激发出泰安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话语天下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