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阳县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严把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宁阳县在2020年度全省县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中评价为优秀,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75名,获得财政部县级绩效奖励资金300万元。
聚焦建章立制,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宁阳县按照“财政牵头、部门主责、闭环管理、上下联动”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预算绩效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导全县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出台《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工作规程》《县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措施,推进预算绩效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绩效目标、跟踪监控、绩效自评的系统内填报。财政部门开展绩效专题培训,引导各部门树立绩效意识,从源头提高项目准入门槛。2021年,在预算编制环节核减低效、无效项目50个,压缩财政支出3.5亿元。
聚焦重点项目,强化部门绩效目标管理。结合中期财政规划,宁阳县对重大财政政策和重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开展绩效评价。对县级3个重点项目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对1个项目开展了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对12个重点项目进行了财政评价,并要求全县所有项目支出进行单位自评。通过设立绩效目标、强化绩效监控等手段,及时掌握项目实施成效,充分发挥了预算绩效管理控成本、提质量、促效益的作用。同时,对全县40个部门单位开展了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进一步强化了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使用行为,促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推动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聚焦创新试点,扩大预算绩效覆盖范围。按照“先试后推、先易后难、由点及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宁阳县选取文庙街道办事处为试点,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合作,开展对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旨在通过绩效评价,探索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普遍适用的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为下一步全面推广打好基础。同时,在社保基金、政府债券资金、政府采购及政府购买服务等领域开展绩效管理和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在摸索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模式和评价结果应用方式,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效益。
聚焦结果运用,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宁阳县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及时将评价结果以文件的形式向项目主管部门通报,反馈问题并集中研究整改措施。绩效评价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在县政府网站公开绩效评价情况,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发挥绩效评价对预算编制、执行的正向激励作用。对考评得分高、资金使用效果好的部门和项目,优先安排预算或加大支持力度;评价得分低、资金使用效果较差的,缓拨资金,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减拨或停拨资金,甚至取消项目,切实增强部门责任意识,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下一步,宁阳县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聚焦结果运用和考核导向,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与2022年预算编制挂起钩来,确保绩效管理“真抓真严真管用”。推进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及部门自评,拓展绩效评价范围。把预算绩效管理嵌入财政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促进预算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