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爱早产儿 呵护“早到的天使”
为有效应对疫情打基础
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义诊活动
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规范化管理
泰山区疾控中心驰援五莲县医务人员凯旋
健康义诊助力乡村振兴
腹腔镜下成功“排雷”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妇幼保健院
关爱早产儿 呵护“早到的天使”

 

本报11月2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赵鑫 刘学鹏)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今年的主题是“有爱有未来——母乳喂养,助力健康”。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我国每年出生的早产儿数量约110万人。早产儿是指出生时37周或小于37周的婴儿。救治“早到的天使”犹如闯关,特别是一些超早产儿,他们大多数会遇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难关。

早产儿即使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救治难关,在未来成长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面对,比如生长发育落后、智力运动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对于早产儿来说,母乳喂养更为重要,尤其是初乳对于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母乳喂养时,要注意控制奶的流量,防止新生儿因不能及时吞咽而引起呛咳。”市级急危重症新生儿区域转运救治中心主任、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震英说。

早产儿由于过早地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后需要提供类似母亲宫内的环境,以满足他们的生长需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设备能模拟宫内环境,强化“鸟巢”式护理,并添置了先进的暖箱和抢救功能全的辐射台及各种类型的急救设备,全方位满足各种急危重症早产儿的治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每年治愈出院危重新生儿2000余例,其中,早产儿占三分之二,每年抢救成活1500克以下早产儿600余例、抢救成活1000克以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余例。抢救成活体重仅530克、孕26周的超低体重早产儿。随访至今,早产儿生长发育良好。

为了让需要住院治疗的新生儿更快康复,同时,降低父母因不能陪伴宝宝而产生的焦躁和抑郁情绪,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率先在我市开设了“新生儿家化母子病房”(以下简称“母子家化病房”),让新生儿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据杨震英介绍,母子家化病房的成立为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了一个更健康、更舒心、更安全的陪伴与治疗环境。母子家化病房除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外,也体现了“家”的温暖,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围绕“家”的理念去开展工作,给新生儿及其母亲温馨、舒适的体验。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医疗、教学、科研、学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院新生儿科医疗救治水平走在了全国同级医院的前列,达省内领先水平,是我省最大的危重症新生儿诊疗中心之一。2016年,该院被市政府认定为市级急危重症新生儿区域转运救治中心,配置了先进的车载呼吸机和奔驰转运急救车,为许多急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20年12月,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被市卫生健康委认定为“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实现了新生儿医疗救治系统与儿童保健体系无缝对接,全方位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杨震英为新生儿做检查。通讯员供图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