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闻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世界意义
领悟全会精神 促进思政育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悟全会精神 促进思政育人

 

□山东科技大学 宿秀平 亓慧坤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肩负着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塑造灵魂的重任。在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堪当重任的接班人方面,全会提出,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怎样培养人”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用好“两个课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热爱自己的职业、珍惜自己的岗位,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育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的时代新人,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全会指出,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凝聚磅礴伟力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带头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激励人。全会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并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堪当大任的优秀人才,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