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1日讯(通讯员 刘丰)近年来,市公交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方式方法,提出了凝“五心”聚力“五个打造”总体布局,即打造文明公交,要有上进之心;打造平安公交,要有敬畏之心;打造爱心公交,要有奉献之心;打造绿色公交,要有爱岗之心;打造幸福公交,要有知足之心。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党建引领能力,增强了党支部工作活力,密切了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推动人民满意大公交高质量发展。
创新思想和组织建设
学用结合、创新实践
公交党委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的基础上,针对公交行业点多面广、人员分散、职工难以集中开展组织生活的状况,创新通过“微党课”、打造知行教化系统、“党员——职工”结对帮带、党员发展指标“四挂钩”考核等方式,确保建设落细、落小、落实。
“微党课”模式地点不限,在公交枢纽站、维修车间、末班到站的公交车上都能开展。在这种新模式下,党支部生活更加贴近一线、贴近实际。在“党员——职工”结对帮带活动中,党员向非党员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指示精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单位建设等各项工作。今年,公交党委还创新实行了党员发展指标“四挂钩”考核,实现了党员发展质量、党组织建设质量与公交全面建设的高质量自成一体、融合提升。
落实为民服务
担当尽责、人民满意
为人民服务是公交全体党员职工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疫情期间,公交党员纷纷书写请战书,到财源街道铁路新村(社区)、泰肥一级收费站、泰安西收费站等进行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公交党员志愿者到包保社区开展卫生清理、文明劝导。公交党委全力推行升级版“六零”精致服务标准,零冷漠、零晕车、零误导、零埋怨、零纠纷、零投诉,尽心尽力做到乘客都满意。同时,积极培植松石文化讲师、“六零”服务导师、专业技能名师、公交工匠大师等,建设一支先进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公交职工队伍。公交党委还开展百合送“善小”激励活动,不断深化践行“泰山百合”服务理念,捡拾物品主动归还、搀扶盲人和老人上车、帮助乘客垫付车票等小事已成为常态。
泰安公交连续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企业,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泰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涌现出一批“泰山百合”文明服务标志性人物。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提质活动开展以来,先后解决了运行线路站点调整和人性化服务乘客等十几个问题,切实让广大市民和来泰游客感受到了泰安公交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