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0日讯(通讯员 曹丙明 纪庆华)今年以来,新泰农商银行将厅堂服务升级作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抓手,突出网点转型,从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强化督导3大方面发力,不断夯实营销基础,提升厅堂优质文明服务水平,推动零售业务新发展。截至10月末,该行自营存款余额137.65亿元,较年初增长10.63亿元,增幅8.37%;零售类贷款余额97.95亿元,较年初增加15.44亿元;“智e通”个人客户数21.95万户,较年初增长5.32万户,增幅32.82%。
人员配备激励到位。优化厅堂人员配置,结合网点柜面业务实际,优化布放智慧柜员机等自助机具,释放内勤人员参与外拓营销,延展营销阵地。截至10月末,先后安排35名员工充实厅堂营销岗位,组织开展各类外拓营销677场次。建立专业化队伍,在配备条线内训师的基础上,择优选拔了7名专职人员,负责网点转型工作;加强对标学习交流,组织专职人员赴先进单位进行跟班学习,增强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细化考核激励措施,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差异化考核管理办法,坚持“谁营销、谁受益”的原则,融入竞争机制,奖优惩劣,切实调动全体员工营销积极性。
工作落实执行到位。打造流程化晨夕会,全面梳理晨夕会的相关标准和环节,明确时间、服装、动作用语等内容,组织支行每日模拟演练,同时借助视频监控,定期抽查晨会开展情况,做好问题通报和典型复盘。截至10月末,远程监测晨会26次,发现问题5类,已整改5类,整改率100%。打造标准化厅堂服务,结合网点功能布局,组织内训师团队开展营销服务现场导入,根据客户动线,划分跟踪营销网格;丰富营销活动,以传统节日、节气等为契机,全力做好厅堂氛围打造,深挖存量、拓展流量,适时开展多频次、多产品营销。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开展各类营销活动1040场次,覆盖人群2.1万人次。打造系统化客户营销,以“电子银行示范村”“一卡通用智慧社区”建设为依托,加入村庄、社区、市场微信群,批量获客信息,通过分层分岗位管户,持续电话回访,精准对接客户潜在需求。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拨打电话和发送短(微)信58万个(条),有效营销客户3.5万户。
服务跟进督导到位。落实限时办结制度,持续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减少客户业务办理时间;灵活设置零币兑换、取暖费缴费、老年人服务等服务专窗,提升客户满意度。延伸服务功能,以社保卡到期换卡及激活为契机,充分做好社保卡用户的有效维护及深度挖潜,体验式宣传推介手机银行、绑卡支付等线上产品服务优势,夯实存量客户营销。截至10月末,该行共配备社保卡即时制卡设备20台,累计激活社保卡34.43万张,较年初增加7.33万张,社保卡手机银行开通5.56万个。强化调度督导,总行班子成员及各部室经理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包靠网点近期报送的营销情况、营销行为、转型进展等进行全面辅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同时,定期组织各层级、各条线岗位人员召开工作研讨会,集思广益。截至10月末,已先后召开网点转型专题研讨会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