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优绩效助推优监管 小资金撬动大效益
我市10家企业上榜 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名单
我市2021年省锦标赛参赛 总结会暨备战第25届省运会 冬训动员大会召开
一树一码,152株古树有了“身份证”
泰安3至11岁人群 新冠疫苗接种超32万剂次
别让“购物节”变成“套路节”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购物节”变成“套路节”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每年的“双十一”都让不少网友翘首以盼,今年也是如此。然而,一些平台、商家“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套路,不禁让人感慨“复杂规则难坏‘尾款人’”“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十一’了”。近日媒体调查发现,今年“双十一”,“商家先涨价再降价,最终折扣商品比原来还贵”“说是满减,当次购物不能使用,还得等到下次购物才能优惠”等问题依然存在,各种优惠规则让人很是“心累”。(中国经济网)

“双十一”全民购物节,已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每年都以创纪录的巨大交易量将电商交易推向高潮。“双十一”已经成了电商市场的一面旗帜、一台引擎,成了消费者消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伴随“购物节”而来的还有防不胜防的套路,而且不少套路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误导性。无论是虚构原价、先涨后降、虚假宣传最低价、以配件价格误导消费者,还是把预付款纳入“定金”范畴、隐藏优惠渠道、玩“买一送一”的文字游戏,都让消费者倍感无奈。

显而易见,这些套路普遍拉低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双十一”的市场秩序,损害了“双十一”的市场信誉。市场监管部门、消保组织、电商平台等应从治理“双十一”的套路乱象入手,摸清电商交易中的营销问题和侵权规律,健全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治理能力。一方面,依法对营销套路和陷阱进行全面排查,拉出促销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针对违法侵权套路,不仅要告诫商家、警示消费者,还要立案查处,多动动真格。另一方面,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处置每一起消费者投诉举报,对违法侵权商家进行问责。

诚信是金。电商平台的本质是诚信,若把“算法”当作“算计”消费者腰包的武器,甚至损害消费者利益,则会动摇电商产业发展的根基。“双十一”历经十余年活力不减实属不易,平台和商家、监管部门等应共同努力,维护好“双十一”品牌的良好声誉,将其打造成为商业文明的标杆。

话语天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