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 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攻坚城市顽疾 补齐民生短板推动城市文明水平迈上新台阶
全省推进新就业形态 工会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自1988年空军自主招飞以来 我市共招收340名飞行学员
轻风扰古木 吹落“黄金雨”
安全重于泰山 使命在于担当
公 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重于泰山 使命在于担当
泰山索道人助力北京冬奥会索道技术保障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10月底的北京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人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丝丝寒意,海拔2198米的海坨山上鲜有人迹,索道技术保障人员认真开展索道运营保障工作。其中,7名来自泰安市泰山索道运营中心的技术保障人员已在此连续坚守了3个月。11月1日起,这个来自泰山的团队又增加了5名队员,12名精兵强将在接下来的5个月里,协助八达岭索道技术运营团队完成北京冬奥会索道服务保障工作。

勇挑重担

连续3年助力冬奥会索道保障

“这是我第三年到海坨山参加冬奥索道技术保障工作,这次时间比较长,总共要待8个月。”泰山索道运营中心北京2022冬奥会技术保障团队成员毕延峰从今年8月到海坨山后,还没有回过家。

毕延峰回忆,2019年冬天,第一次来到海坨山。晚上到达住的地方,第二天早上5时就要坐1小时的班车到海坨山开展索道检修保障工作,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是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直到春节前回泰安的那天中午,从海坨山下山才看清了延庆区清晰的样子。2020年的冬天,毕延峰和另外5名来自泰山索道的技术保障人员又到海坨山待了整整3个月,春节也没能回家,2022年春节将是他在海坨山度过的第二个春节。

同毕延峰一样,今年8月份就到了海坨山的王兆东从事索道保障维护已经28年。从泰山到海坨山,王兆东最大的感觉就是气温更低、风更大。“泰山最冷的时候零下20℃,这边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35℃,寒风刮在脸上感觉特别酸爽。”王兆东指着正在运行的索道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冬奥会索道保障,在前3个月里,他和同事参与了各条索道的保养维护,包括支架检查、螺栓紧固以及变速箱换油、支架加油等,对索道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保养。提及在海坨山有什么困难,王兆东的回复是“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没什么困难”,但想起又不能回家过年,王兆东从海坨山望向泰山方向,眼角有些湿润。

记者了解到,北京2022冬奥会期间,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的比赛,主要比赛项目包括男女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滑降以及团体赛共计10个项目。其中负责运送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工作人员的索道的维护至关重要,这也是泰山索道的技术保障人员的核心任务。北京冬奥会索道于2018年开始筹建,2021年8月相继建成,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了11条不同方向的索道,其中A1、A2、B1、B2、C等5条索道位于赛区的主线上,运量较大,采用脱挂抱索器8人吊厢索道;F、G两条索道采用6人吊椅脱挂索道;D、E两条索道采用4人固定抱索器索道;H1、H2两条索道采用2人T-BAR拖牵索道。根据保障计划,此次冬奥索道保障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索道行业的86人参与。其中,泰山索道运营中心派出了12人的精英团队,主要负责A1、A2索道,并选出了技术过硬的老同志坐镇B1、B2索道。

再次出征

年轻力量加入索道维保团队

在做完核酸检测、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后,11月1日,来自泰山索道的5名年轻技术保障人员正式加入冬奥会索道技术保障队伍。其中,36岁的“扛旗手”王志国是一名有着9年索道设备维护经验的老手,并在2014年参加过青岛世园会的索道维保任务。

“2019年的冬天我来过一次,这次能够在冬奥会期间参与索道维护保障感觉非常荣幸,我们会尽快熟悉所负责的索道设备状态,并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证在比赛期间设备安全运行。这次维保任务也是我们年轻人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我们会向老师傅们多请教学习,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冬奥会索道维保任务会顺利完成。”王志国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此前经常会出现过年两人都回不了家的情况,所以对于接下来的春节不能回家也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只是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愧对两个孩子,为此他专门在家里安装了监控,想孩子的时候就看看监控。

在此次参与冬奥会索道技术保障的人员中,24岁的于洋是12人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已经在泰山索道工作3年的他,对完成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信心十足。

北京冬奥会索道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北侧海坨山南侧,地势险峻,分布较分散。泰山索道团队参与保障的4条索道是连接奥运村和赛区的主要载人交通运输工具,作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所有运动员、裁判员、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观众等人员的运输任务。索道运行模式既不同于其他滑雪索道,也与地面交通运输工具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泰山索道团队主要负责的A1、A2索道可从奥运村直达赛区,属于非常重要的交通索道,运动员抵达赛区后可乘坐其他索道到达比赛地点。因此A1、A2索道设计运量比较大,在设计初期为3200人/小时,经调试确定最佳运力为2540人/小时。

A1、A2索道中间设有中转站,既可分开运行,也可联动运行,车厢数量较多,运营压力大,索道维护工作繁重。王志国5人到达海坨山后,首先熟悉设备,了解如何开车、挂车、巡视检查等,重点记录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哪些地方需要多关注、紧急驱动如何启动、车库自动收发车等。

下转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