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司法服务“组合拳”打造发展“暖环境”
畅通公证服务“绿色通道”
泰山景区黄前镇密织防控网 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基层党组织书记“百人千场”宣讲泰安专场走进王林坡村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步入“快车道”
大津口中学开展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
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行业 许可指南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区上高街道岔河村党建引领重塑差序格局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步入“快车道”

 

本报11月9日讯(通讯员 殷悦)泰山区上高街道岔河村位于泰城东部,是东部新区第一个完成整体异地搬迁的农村社区。岔河村针对村居社会关系中固有的差序格局特点,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对差序格局进行扬弃重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岔河村扬精去粗,积极开展重塑差序格局的“岔河实践”。差序格局在村居中形成的是一个个互有交集的圆圈,要重塑这种格局,需要出现强有力的支点,绘制“同心圆”,村党支部就是这个支点。岔河村从整顿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入手,积极带领村“两委”干部争当“三要”干部:一要靠上工作,不做“业余”干部;二要牢记宗旨,不做“享受”干部;三要加强团结,不做“孤胆”干部。在好的队伍带领下,党支部成为“圆心”“支点”,通过不断凝聚向心力,带动各项活动顺利展开,形成了“五老”调解室、“圆桌会谈”等过硬品牌。党建引领让散乱无序的村居格局逐渐向圆心靠拢,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实施。

足够的公共空间是开展活动的基础保障,也是重塑差序格局、引导村民培养社群理念的阵地。岔河村充分利用回迁社区空间,打造了一体化活动阵地。通过利用村委办公楼空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具备乡土特色的活动空间,讲好“岔河故事”。通过“岔河印象”老物件纪念馆回忆村居往昔,教育青少年珍惜美好生活。通过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电子阅览室、图书借阅室打造“讲帮学”一站式自我提升空间。利用空地打造道德主题公园和普法长廊,主题公园布设教育宣传画、张贴“四德”榜,普法长廊定期更换普法问答,帮助村民增强法律意识及规则意识。

完善设施,做好基础保障。针对村居老龄化严重现象,岔河村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集卫生保健、日间照料、老年文化活动和老年公寓为一体的“银铃幸福之家”,切实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享。同时,以“孝”文化为切入点,引导村民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依靠文化振兴重塑差序格局的重要一步。保留岔河“孝”文化中传达的传统家庭美德精神,以此为契机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孝星”等一系列评创活动,将“好媳妇”的奖状送到娘家去,引导村居形成和谐氛围。通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岔河人”“文化带头人”“好楼长”等评创工作,潜移默化引导村民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和引导,在村内设置统一活动场所,促使村民更新观念,提倡红白事简办,树立文明新风。

岔河村在党建引领下,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向着班子有力、村民幸福、乡风文明、村居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不断迈进,通过完成对传统差序格局的重塑再造和自我扬弃,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