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闻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 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用好红色资源 激活泰安“红色引擎”新动能
新征程更须增强忧患意识
从百年党史中深刻感悟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红色资源 激活泰安“红色引擎”新动能

 

□泰山区委党校 毛苏苏

2021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并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泰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开展革命的最早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其红色文化资源及红色文化内核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传承好、发展好这一红色资源不仅有助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而且有助于带动泰安乃至周边地区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打造升级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纪念场馆。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纪念场馆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因此,要充分激活红色动能,促进红色纪念场馆提档升级,将红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中共泰安市委组织部、泰安市委党史研究院对泰安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梳理,编制了《泰安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布局图》,遴选确定了50个红色资源和党性教育资源,有助于宣传推介本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凝聚起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泰安红色资源点多面广,需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在挖掘保护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将散落的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共同推动资源互补、产品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享。要围绕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教育重要基地、红色研学旅游重要目的地、红色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等建设主题,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市场导向,打出特色品牌,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扩大泰安红色文化资源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挖掘提炼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意蕴深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根植于中国土地上的红色文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取精神。近年来,山东省各地从实际出发,打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推进了红色文化教育内涵式发展。如威海乳山的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传承弘扬生死无畏的“乳娘”精神;临沂沂南的沂蒙红嫂纪念馆,打响了“红嫂故乡”品牌;淄博博山以焦裕禄纪念馆为依托,积极打造焦裕禄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品牌。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都充分彰显了各地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丰富的地方党史资料和党史人物更容易在当地形成价值认同和亲身感受。让红色基因更“厚”,红色文化更“红”,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进一步充实文史资料,完善布展工作,健全配套设施。创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吸引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宣传部门参与红色文化研究,提炼红色文化精髓。通过梳理整合泰安红色资源,不断形成新思想、新成果,使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内涵上升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创新完善一批符合时代需要的红色宣传载体。一直以来,各类媒介都是传播和推介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新时代,弘扬泰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借助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网络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宣传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红色”的宣教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和多边互动,增强宣传推广力度。一方面,通过网络的形式,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官方网站,确保信息及时更新、及时反馈,为大家了解泰安红色文化资源提供权威性参考;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受众广、传播快、影响范围大的优势,突破地域空间限制,提升泰安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宣传、民政、文旅等部门要力争创作出一大批歌颂泰安革命烈士、弘扬革命精神的优秀红色精品剧作,使我市的红色文化在省内叫得出、叫得响,力争打造成为省级红色教育中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此外,还要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主体,积极引导全社会、全体市民、游客进行自发性宣传,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

实践阅读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