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围绕打造工业领军城市 多维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对手机维修诈骗该管管了
为职校人才 创造更多机会
以科技创新筑牢强市之基
全市骨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远程培训启动
梦想从学习开始 事业从实践起步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两项指标均位居省市前列。泰山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纺织服装行业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强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泰山区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产业”的思想,锚定“产业强区”建设目标持续发力,启动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植壮大、产业集群集聚膨胀、骨干企业递进培植”四大工程,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2.2:25.8:72。

高端工业提质增效。聚焦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今年以来,泰山区开工建设泰开智能制造、智慧化高端轻工装备制造、厚丰汽车冷却模块智能化技改等工业项目21个,实施技改项目74个,1—6月份,“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6.3%;牵头创建了全省首家、国内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泰开电力、鲁普科技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泰安分会场均设在泰山区。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医养健康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1—9月份,泰山区第三产业完成税收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13.41%、占比76.03%,成为拉动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10月30日,泰安7-ELEVEn项目签约仪式在泰山区举行。泰山区成功入选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省重点服务业城区。

特色农业发展强劲。泰山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推进,成功举办绿色农业高峰论坛、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做大做强泰山茶、生态奶业、苗木花卉、有机蔬菜四大特色产业。泰山国际花木城荣膺全国百强;今年,亚奥特乳业被新增为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家。

与此同时,泰山区重点项目攻坚扎实推进,泰安吾悦广场、泰山国际颐养城、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基地、数字鹰航空科技产业园、居然之家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强、潜力不断释放。

促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日,伴随着泰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自主研发政务服务“一窗受理”系统主体功能的成功上线,泰山区“一窗统揽、人机结合”的审批模式全面建立,真正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当地也被省政府办公厅指定全程参与全省“一窗受理”地方标准制定。

当前,泰山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抓紧抓实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头号工程”,举全区之力、下非常之功,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泰山区加大“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窗受理”“一业一证”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增政务大厅进驻事项121项,解决事项归属、体外循环等问题1200余个;推行“不见面审批就近办”、重点项目贴心代办等审批服务模式,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2.94%,位居全市第一。出台培育“双10强”企业、工业经济“10条”、扶持工业企业技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32家小企业、87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亿元,累计发放一次性创业、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补贴803万元,开办企业服务事项实现“零收费”。

泰山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12345”、数字城管等6个平台资源,创新成立泰山先锋慧治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前,该中心受理工单回复率、办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99.6%、100%和96.7%。同时,为全面提升法治环境,泰山区以加快推进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深入实施企业“法律体检”,上半年总警情、刑事警情分别环比下降4.91%、13.97%,保持在日均6起的低位。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泰山区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大走访”、“一把手”跑流程等活动,区级领导带头包保街道(镇),500余名科级干部带队进企业、进窗口、进社区(村),问计、问需、问效。

据统计,今年1—9月份,泰山区新增市场主体1.35万户,同比增长24.1%;新增在营企业6152户,同比增长41.6%。全区先后举办集中签约2次,签约重点产业项目49个,总投资259.6亿元。

惠民生,群众幸福感持续攀升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泰山区坚持增进民生福祉,使改革红利充分释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节节攀升。

今年以来,泰山区实施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北校、东岳中学兴隆校区等7个学校建设项目,新增学位9005个,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中小学午餐保障及食堂改造提升工程”服务在校午餐学生达2万余人,有就餐需求的学生在校就餐率实现100%;培养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省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51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该区文化馆、图书馆、街道文化站等文化场所全年免费开放,在建成一批城乡书房的基础上,将“泰山书房”打造成公共阅读“便利店”,形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各类文化活动、体育赛事亮点纷呈,累计开展公益电影放映130余场次、戏曲进社区90余场次,各类线下赛事3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30余万人次。

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现居民就诊“一卡通”。该区逐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创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国家级群众满意卫生院2家;探索实施“互联网+医疗+医保+医药”的慢病全流程管理模式,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微医泰山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构筑疫情防控的牢固防线,全区疫苗接种数量、接种率和覆盖率位居全市前列。此外,今年以来,该区为81957人支付社会保险待遇7.01亿元;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实施医疗救助23566人次。

在实现全区2176户、41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后,泰山区及时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加快建设3个示范区、13个示范村,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改造提升路面129.2公里,完成15个村的管网改造及供水设施配套。

优环境,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作为市中区,泰山区在统筹发展、优化城乡面貌上不遗余力。

在位于南湖大街以南的青年路中段施工现场,路基砂石正在陆续铺就,各类工程车辆有序进出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底,该路段将实现通车。

围绕改善老城区基础设施落后、东部新城区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泰山区相继打通擂鼓石大街等一批“断头路”,济泰高速、青兰高速、青年路南延等项目竣工通车,新增城区道路27.2公里、高速公路35公里。今年,新启动实施青年路中段、谢过城大街等8条重点道路的征拆建设,青年路中段将在年底实现通车。

为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泰山区全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提速增效攻坚,启动28个城中村的控规编制,完成控规编制26个,魏家庄、王家庄等11个村实现开工建设,其中,金星片区改造回迁工程3个月完成全部丈量、签约、拆迁和回迁房开工任务,打造了快拆快建的“金星样板”;投资8000余万元,改造提升凤凰小区、车站小区等6个老旧小区,涉及6100户、51万平方米;深化推广红色物业,全区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公司达41家,接管老旧小区174个,打造了“社区红管家”党建品牌。

泰山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累计投资13.02亿元,征收土地4117亩;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8天,同比增加43天,1—8月份,全区主要污染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11.1%;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荣获第六届“省级文明区”称号,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