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受近期连续降雨过程和大汶河流域来水影响,东平湖水位持续上涨,连续多日超警戒水位运行,且金山坝出现脱坡险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险情就是命令,一线彰显担当。危急关头,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调派400余人的专业力量赴一线救援……同心携手、并肩战斗,广大党员干部汇聚起打赢防汛救灾硬仗的强大合力。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贴队伍职能特点,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立足行业实际和主责主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书写“暖心答卷”。
走访基层 征集“急难愁盼”问题
做群众的“有心人”
办实事不是简单地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泰安消防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制定印发承诺清单、召开经验交流会、实地督导等多种形式,让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
“各级主官带头到企业、社区、基层走访,与工作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我们还通过开通服务热线、设置征求意见箱等,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微心愿’征集起来,建立起‘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清单和分转、办理、反馈、评价‘四大机制’,确保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转办得更快、办理得更实,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姜从涛介绍,泰安消防出台规范窗口服务、优化前置审批、畅通民意传达等便民利企“六项举措”,研发消防业务“掌上办”平台,打造“119助民热线”服务品牌,试行推广重点项目“服务专员”制度,以此来加强便民利企的力度、提升志愿服务的“温度”。
经泰安消防提请市委、市政府,全市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被列入2021年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目前,已完成第一批59个小区的改造工作;推动将革命文物建筑、疫苗接种场所、易地扶贫安置点等5类场所纳入8部门日常监督指导范围,落实开展一次集中约谈、一次专项检查、一次专题宣讲、一次应急演练的“四个一”措施,有效提升了消防安全水平。
磨砺精兵 向险而行
做群众的“守夜人”
千锤百炼铸精兵,泰安消防始终坚持苦练精兵、提升本领,圆满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今年5月份,泰汶盐化工有限公司室外氯乙烯气柜泄漏引发火情,泰安消防第一时间调派力量赶赴现场进行及时处置;7月份,河南出现汛情,泰安消防紧急调派12辆消防车、50名消防指战员星夜驰援河南,转战开封、郑州等地,救助被困群众;10月份,东平湖出现汛情,一支400余人的专业力量赴一线救援……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小到上楼爬窗帮群众取钥匙这类社会救助,大到火灾扑救、抗洪救援等突发灾害事故救援,消防指战员们总会竭尽所能,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现在,各消防救援站每周都与辖区单位、小区微型消防站、社区应急救援站联合开展室内消防设施应用、人员疏散营救、初期火灾扑救等培训演练。“我们用好消防监督员、防火巡查员、乡镇安全员3支队伍,到村镇、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在全市小学、初中开展消防安全网络知识竞赛,23万余名中小学生在线参与;依托市防震减灾科普中心等单位,建成3个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红门开放日’活动,并利用网络、短信等,每天推送消防安全提示、公益广告,曝光、解读火灾隐患158条,通过多点发力,让消防安全走进千家万户。”姜从涛介绍。
关心困难群体 提供便民服务
做群众的“贴心人”
消防安全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检查电路线路、排查火患,常年帮扶困难学生……泰安消防以“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践行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的使命。“我们传承革命军队‘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与相关单位开展结对共建,连续22年走访帮扶贫困学生;开展弱势群体消防安全关爱行动,走访社区居委会等单位50余家,排查弱势群体730余户,上门为他们提供电路检查、火患排查等服务,形成了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姜从涛介绍,他们还组织各消防站在景区、车站等场所设置便民服务点23个,服务群众逾5万人次;成立了200人的党员先锋服务队,累计开展公益服务活动150余次。常年驻守岱顶的泰山消防救援站,不断优化提升便民服务举措,赢得了广大游客的称赞,今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被山东省委表彰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1月4日,在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上,被表彰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唯有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难,往实里做、往群众心坎上做,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和民心。泰安消防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形成了关系融洽、办事高效、主动帮扶的局面,使队伍影响力逐渐扩大。
“下一步,我们将瞄准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破解‘硬骨头’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姜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