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合优质力量 发展优秀体育品牌
新泰市应急管理局 全力以赴抓牢安全生产
持续优化人防领域营商环境
山东泰山啤酒有限公司
泰山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岱银纺织服装集团
泰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省煤田地质局三队联合社区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苏明 通讯员 薄婷婷

今年以来,泰山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泰山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初心使命,勇挑重担、扛责在肩,狠抓工作落实,该区民营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大培育力度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走进大唐宅配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生产。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泰山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公司入选泰山区“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享受区里的政策和资金帮助。年初,公司新上了一条生产线,生产效能显著提升,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较往年有明显的增加。

泰山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能,对该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细致摸排,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支持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一方面,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实施“小升规”3年行动计划,以202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基数,到2023年末,推动100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截至目前,在库企业80家,超过2000万元企业2家、1000万元至2000万元企业13家、500万元至1000万元企业18家。另一方面,建立重点优质企业培育库,对瞪羚、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企业和双创示范基地进行培育指导。目前,大唐宅配、思科赛德等30家企业列入该区重点优质企业培育库。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山东鲁普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速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山东大唐宅配家居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泰安市泰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泰安市泰通金融超市服务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泰安市梦想谷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树立平台思维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后疫情时代,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不仅能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心牢固树立平台思维,全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据泰山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于继锋介绍,该中心立足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较好优势,按照“紧盯前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培育壮大,打造生态、集群发展”的工作总思路,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加快培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岱银纺织服装为代表的高档品牌服装产业,以康平纳染整装备为代表的高档毛纺及染整装备产业,以鲁普耐特绳缆网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加大两化融合力度,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实现该区纺织服装产业高级化、现代化、集聚化水平。截至目前,该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6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从业人员12800余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利100余项。泰山区纺织服装产业结构持续改善,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正由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产业、时尚产业、先进制造产业转变。

对接人才需求

吸纳培养顶尖人才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破解该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人才困境,泰山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重视人才工作,提升培训实效。积极参与该区人才办成立的联合调研组,深入宝来利来、中康国创、泰山高压开关、鲁普耐特等重点骨干企业,宣传国家人才工程各项政策,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引导企业积极吸纳人才,共走访重点企业35家、70余次。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年计划,成立人才工作专班,走访摸底该区139家规上工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有的放矢,精准对接人才,力促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组织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其中创新人才2人、青年人才6人。举办“2021年泰山区智能制造之路”“生产安全管理之道”等培训活动;组织14名民营企业家参加“泰山学堂”领军班商学培训活动。

下一步,该中心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倾力推动泰山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