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3日讯(通讯员 冯彦)近日,为全面落实泰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全市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实施意见(试行)》。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有解思维,以“时不我待”的决心和“功成有我”的信心,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各责任部门密切配合、担当作为、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突破,坚决打赢优化营商交易环境攻坚战。
结合实际创新流程管理。该中心将交易流程进行“一步一解、一项一解、一环一解”的梳理分解、整合优化,制定了《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规程》,内容包括8个大项、23个小项,全面覆盖了交易工作各个方面,为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的各方主体规范了程序、提供了标准。
全面提升电子平台建设。该中心结合去年营评复盘经验和优化提升,借鉴全国先进平台的设计理念,启动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3.0版”建设,全面提升平台远程异地评标协同、电子监管、信用管理、电子档案等方面的功能;上线运行“新点标证通”,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的时限性和地域性,实现“掌上操作、指尖办事”;启用了专家评标“人脸识别+云签”系统,实现了在各类评审报告中电子签名,评标过程更加高效、安全。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了项目交易“不跑也能办”。新平台已经达到“对标全国、省内前列”的水平,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
省内首创资信推送模式。该中心运行“资信标同步推送公示”系统,扩大评标信息透明度。结合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的推广,在全省率先开发运行“资信标同步推送公示”系统,在开标的同一时刻,将投标人电子标书资信业绩等政策加分项同步推送到网站进行公示,实现了监督关口的前移,完善了信用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打击了弄虚作假行为。
精准推送各项优惠政策。该中心推行延时服务、周末服务,将网上注册事项办理提速至半小时内,对“绿卡”或重点民生项目主动服务、跟踪问效,在法定时限内加速交易流程;完善电子金融平台,大力推行投标保证保险、银行保函和保险保函,减轻了企业负担;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投标人、供应商、评标专家、招标人代表等交易主体CA认证锁免费办理。
电话回访倾听企业心声。为全面了解企业在投标过程中的困难,该中心安排人员对今年政府采购项目中标单位逐一开展电话回访。受访单位普遍反映,交易活动流程标准、服务规范、交易便捷,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该中心认真归类梳理了3个短板问题,安排人员制定计划,逐一落实,并将整改措施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规范交易管理,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提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