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3日讯(通讯员 周圆斌 马吉祥)新城街道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结合“发展四问”大讨论活动精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强化政策引导、狠抓贯彻落实,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措并举提效率
加快进程促水通
新城街道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民生项目来抓,实施农村社会化供水工程,通过四个到位,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到位、广泛宣传发动,争取群众支持到位、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施工到位、强化政策扶持,推进工程进度到位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放心水、安全水。目前,马连、苏庄已用上市自来水,东尚里、西尚里、南尚里、尚庄、沙窝5个村施工已完成,军地、陈刘、古店、白云、闫小5个村已与水务集团签订协议,正在施工,程庄随旧村改造同步推进。
保障经营
抢收玉米兜底线
近期,连续强降雨造成肥城市金丰粮食专业合作社1100亩农田积水严重,对秋收秋种工作造成较大影响。为积极解决秋收难题,新城街道积极采取措施抢收成熟玉米,最大限度减轻损失。机关干部披上红马甲,穿上水靴,来到玉米地里抢收玉米。同时,新城街道发动周边村庄村民前来帮忙,降低损失。
抢抓晴天,动用大型机械化设备开展玉米抢收工作,收割—装车—转运—铲粮—倾倒—运输—脱粒—烘干—仓储,每项分工衔接顺畅,紧张进行,最大程度保障单日内玉米的仓储数量。新城街道采用玉米履带式籽粒收割机、40吨每小时的大型玉米脱粒机及单日烘干量为100吨的烘干机,极大地解决了恶劣天气无法收粮、晒粮的难题。
今年,新城街道办事处帮扶金丰粮食专业合作社新建了100吨的粮食烘干塔及5000吨粮食仓储库房。动用机械化设备积极为广大社员和散户进行代收、代存、代加工、代销售,形成“一条龙”服务,真正解决秋收难题。
丰富活动
助推文化振兴
惠民活动勤开展,弘扬文化助振兴。新城街道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公益巡演活动、家门口运动会、文化下乡、广场舞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通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切实提高了群众文化体育满意度;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社区村居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文化的熏陶,享受到更多文化福利的同时,又能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助推文化进一步振兴。
10份月以来,新城街道先后在兴润、桃花源、河西等城市社区举行文化进社区公益巡演活动。节目类型既有豫剧、京剧、山东梆子等传统剧目,又有新创作的小品、相声、快板等剧目。大家唱祖国、颂家乡、讲变化、赞发展,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另外,10月20日下午,新城街道2021年送戏下乡文艺巡演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新城街道向专业剧团购买高质量、积极向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为辖区内27个村送去古装大戏和文艺演出,让所有村居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2021年,肥城市“养奶家杯”社区家门口运动会,目前已在沙窝、特钢、阳光、巧山、同圆等8个社区成功举办。运动会设滚铁环、乒乓球投壶、绑腿踩气球、10米地滚球、20米托球往返跑等多项趣味性项目,居民群众踊跃参加,在赛场上尽显风采。
今年肥城市第十届广场舞大赛新城街道赛区“莱商银行杯”广场舞大赛已于10月21日成功举办。欢快的舞姿,整齐划一的动作,舞出了健康与和谐,跳出了幸福和欢乐。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新城街道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为民办暖心事,居民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新城街道将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深入基层,走近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