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幸福食堂”里飘出幸福味道
拦住天上水 锁住水资源 美了水环境
绿色农业 循环发展
清洁取暖“组合拳” 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事关民生勤担当 幸福指数稳上涨
多举措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式
秋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掀高潮
让更多群众受惠于法律援助
家门口运动会 带动全民健身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水利“三招”显奇效——
拦住天上水 锁住水资源 美了水环境

 

□通讯员 纪宗玉 董民

前不久,笔者跟随肥城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来到一处处水利工程现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令人目不暇接,仪阳街道石坞水库、湖屯镇响水河水库泄洪道形成蔚为壮观的瀑布群,身临其境,让人不禁想起“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老城街道月庄河清清的河水中,古朴典雅的亲水平台游人如织,尽显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

一场秋汛过后,肥城风光如画。

2021年汛期“马拉松”式的强降雨注定了它的“不平凡”。据肥城市气象局提供资料获悉,自今年1月1日到10月15日,肥城市累计降雨总量达到949.3毫米,突破建立气象站有资料以来历史极值。

作为一个今年刚入职的水利“新兵”,肥城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赶上了一场人生最大的防汛、防溺水“硬仗”,奔波忙碌之余,该局主要负责人也收获着意外的惊喜和果实,他意味深长地说:“今年一轮轮强降雨虽然给全市防汛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但也留下了宝贵的水资源,水库、塘坝水满了,河道变美了,明年春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多年来,立足“建民生水利、享生态红利”的原则,肥城市水利局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水利设施大建设、水土保持、河湖长制“三招”重拳出击,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因此插上强劲翅膀。

穿行在北部山区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座座“五小”水利工程像一个个大小各异的“聚宝盆”,塘坝、蓄水池内碧波荡漾,极目远眺,宛若一颗颗珍珠散落碧绿的山野。

面对如画的美景,谈起水利设施建设的辉煌往事,肥城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作为一名忙忙碌碌的“老水利”,看着曾经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水库、塘坝和高效节水项目示范田,他发自肺腑地感叹说:“看着水库塘坝蓄满了水,从心里感到欣慰、踏实,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据了解,多年来,肥城市借力各类水利项目工程,对全市81座小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建、维修蓄水池257个,新建小水窖80个,新建、维修塘坝151个,新建泵站135个,肥城市先后荣获“全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等称号。

在城区,龙山河畔,风光旖旎,碧水映城;在乡村,老城街道河口村蜿蜒曲折的百尺河水质清澈,宛如一幅乡村文明的优美画卷。

从城市到乡村,在“河湖长制”的强力推动下,昔日的臭水河变成了和谐美丽的幸福河,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指数不断提高。

立足“岸绿、水清、河畅、景美”原则,肥城市从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6大方面,科学制定治理措施,截至目前,全市52条河流的综合整治方案全部编制完成,同时,强化督导,开展专项治理。

沐浴着水生态文明的强劲春风,肥城市水利局心系“现代水网”的蓝色梦想,拼搏实干,奋力谱写新的征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