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7日讯(通讯员 张莎莎)近日,山东省地质学会组织专家对山东省地矿局五院完成的“北方岩溶塌陷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成果进行了科技鉴定,经专家委员会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该项目集合了五院多年来取得的岩溶塌陷研究成果,创立了基于地质模式和水动力学模式的北方不同类型岩溶塌陷的“二分法”,发展了高密度、高频率、多层位、多指标的岩溶塌陷精细化监测网络,建立了四维时空尺度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模型和基于塌陷防控的地下水开采调控模型,丰富了岩溶塌陷基础理论研究和预警研究,同时建立了北方首个岩溶塌陷预警平台和防治示范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外岩溶塌陷防治水平的提升。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省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有效指导了我省岩溶塌陷防治、城镇建设及重大工程规划布局、地下水开采管理等进行优化管理和监控,并取得显著成效,对我省城市发展规划、地下水合理开采布局、防灾减灾以及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