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辛启 通讯员 耿丽梅 王帆
全面小康已实现,乡村振兴正当时。近期,宁阳县磁窑镇人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农村,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新举措,激励引导人大代表争做示范引领、桥梁纽带、监督落实、参与决策“四个表率”,守正创新、强化服务,合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建基地育产业
引领强村富民路
瞄准产业兴村富民“着力点”,该镇大力开展“发展特色农业、争当产业标兵”“融入发展大局、带头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通过健全现场观摩激励、评先树优引导等机制,发动人大代表率先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争当招才引智急先锋,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该镇人大代表刘新占与妻子刘艳依托新燕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了西岭家庭农场和标准化蛋鸡养殖场,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联合建立教科研实践育人基地,推广“六统一”服务模式,生产的“西岭凤凰鸡蛋”荣获山东省畜牧业博览会优质畜产品金奖,被评为泰安市知名农产品品牌,年产量占该县市场供应的50%以上,带动该县内外210余户社员年增收2000余万元。市人大代表郑修凯引进在外人才张存国,回乡建设了集种产研销于一体的千亩黑果花楸产业基地,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每年可增收23万余元。
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余家,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动力源泉。
勤走访纾民困
架好政民沟通桥
抓住党史学习教育有利契机,该镇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制度,定期组织人大代表与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包村干部一道,深入农户、企业走访调研,面对面征询群众意见、建议,对能解决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分类建立整改台账,跟踪督促解决落实,以常态化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密切与群众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该镇人大代表王安玉针对群众反映的生活用水不便、夜间出行困难等问题,组织村“两委”干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仅用不到1个月时间,高标准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和太阳能路灯安装,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今年以来,该镇人大代表累计帮助群众解决难点、堵点问题96件,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机制促转变
扛牢监督落实责
紧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该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落实”主体作用,探索建立了“提前部署、重点突出、全程监督、及时反馈”的闭环监督机制,事前及时制定视察方案、周密部署监督任务,事中有序开展重点检查、常态召开专题问询,事后广泛走访群众、反馈落实情况,推动了人大监督模式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由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转变、由柔性监督向刚性监督转变。围绕招商引资、食品药品安全、河湖长制落实、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该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检查、专题问询20余次,提出改进意见、建议7条,促进了相关部门单位、行业领域工作实现质、效“双提升”,开创了“以督促改、以导促进”工作新局面。
搭平台强培训
增强参与决策力
以保障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为目标,该镇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之家)为载体,创新搭建了“理论讲堂”“红色课堂”“宣讲时间”等学习培训平台,将专项教育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定期培训与不定期检验相结合,经常性组织人大代表学习贯彻代表法、监督法、地方组织法等,多方引导人大代表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宁阳e先锋等线上平台自主“充电”,同时通过开展知识测试、利用“幸福磁窑人大代表微信群”赛积分等方式,不断检验巩固人大代表学习成果。延广拓深、筑基固效的学习培训,全面增强了人大代表审议报告、建言献策的能力。
今年年初,14名宁阳县人大代表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议案》被该县人大列为一号议案。邹丙军、王梦瑶等磁窑镇人大代表提出的《发展“五型”经济、加快强村富民》《深化提质转型、打造过硬队伍》等多项议案建议被磁窑镇党委、政府采纳实施,成效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