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市级对达到标准的城乡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建设奖补;对运营效果突出的县(市、区)、功能区给予适当奖补。各县(市、区)、功能区均制定了补助政策。推进规范运营,开展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标识征集活动,推进食堂外观、名称、标识、编号“四统一”,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助力“幸福食堂”建设。
在泰山区第二实验学校,每天10时左右,食堂后厨的工作人员便会开始对配餐公司一大早送来的新鲜蔬菜进行加工,为即将放学的学生准备热乎可口且富有营养的饭菜,公示栏上写着每周的菜谱。“学校的饭菜特别好吃,种类也多,每天吃得都不一样,爸爸妈妈对我在学校的生活更加放心了。”该校三年级(1)班学生司辰星对学校的“午餐时光”特别满意。
教育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牵系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实施中小学午餐保障及食堂改造提升工程列为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首,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目前,全市29处新建学校食堂已经完成24处,24处改扩建食堂任务实际完成26处,3处正在建设。全市144所学校实行统一配餐,配餐人数达6.2万余人,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平台正在按计划推进,56所学校已经接入平台,各县(市、区)、功能区中小学午餐补助机制已全部建立,正按照计划推进落实。
医院建设也是重要的民生项目,目前,市中医诊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工程项目门诊医技综合楼施工图设计完成并通过图纸审查;变形监测招标完成,正在办理合同会签;电梯招标控制价和施工招标控制价均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财政评审;环评报告和施工场地地震安评报告正在编制。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我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民生诉求,在打通出口、打通连接线、打通城市“动脉”,解决好“断头路”“卡脖子路”上出实招、办实事,相继打通了以擂鼓石大街、迎胜路南段、北上高大街为代表的“断头路”,并快速推进明堂路、擂鼓石大街东段、灵山大街东段、博阳路跨省庄互通立交桥重点道路建设工程,打通了一条条城市“血脉”。今年重点实施的长城路与岱阳大街交叉口立交桥建设项目已完成全部施工内容,8月20日,该项目全线贯通并开放交通,进一步优化了城区路网结构。
如今,放眼泰城,博阳路、万官大街等城市“大动脉”建成通车,环山路、博阳路、万官大街、桃花源路形成的城区环线全面贯通。佛光路、凤凰路、望岳西路等道路成功打通,城市建设骨架得到扩大,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位于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办事处的灵芝小区,建于1995年,共有44栋楼、2008户、14.3万平方米。该小区自建成以来一直没有用上自来水,居民只能饮用地下水。今年,泰山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重点解决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长期未能解决的堵点、难点问题,将自来水改造列入重点改造清单,目前,该小区自来水改造已经完成,解决了居民的吃水问题。
住有所居,居有所乐,是人民的美好愿望。而老旧小区改造,是造福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为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我市专门制定《泰安市老旧小区改造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全市59个项目施工正在有序推进中。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对市直机关七宿舍片区和“金星十六排”危房以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改造重建,目前,市直机关七宿舍片区危房改造项目控规已于9月13日公示完毕,“金星十六排”危房拆迁工作已完成,回迁工程正在施工。
老旧小区的改造离不开公用设施的建设,为完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水、气、热公用设施,今年,我市实施泰城34个城中村供水、供气和14个老旧小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目前,9个供水项目中,8个已完成供水主管网建设;25个供气项目主管网建设已全部完成,正在积极开展庭院管网建设;14个供热项目中,11个已完成主管网和换热站建设,其余正在积极推进建设。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和公用设施建设,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泰城人民喜迁新居,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民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我市还着力打造城市生态公园,实施泮河、明堂河、梳洗河、芝田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城市品质。随着工程的实施,城市河道脱胎换骨,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一处处城市生态公园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如今,放眼泰安,一座美丽、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5G、新能源基建
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在市政府西侧御碑楼北,有一处5G基站正在建设中,这处基站是2021年联通和电信公司根据5G信号覆盖需要向铁塔公司提出的建设需求。今年9月份,铁塔公司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于国庆节前完成了基站基础建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地面整修及绿化恢复工作,预计10月底前完成基站整体建设工作。考虑到该位置更靠近环山路、海拔较高等因素,该处最终确定建设30米景观塔,基站开通后,将解决联通公司5G信号对环山路及其周边区域的覆盖盲点问题,后期,移动公司可通过调整电力塔设备,解决弱覆盖及维护难度大、风险较高等问题。
5G、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这些新基建的典型代表日渐为人们所熟知,也极大地拓宽了诸多产业的发展空间。聚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向“5G+工业互联网”进军,我市坚持5G基站建设力度不放松,今年,市委、市政府把5G基站建设列入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全市计划建设5G基站3000处,到年底,将完成高速铁路、候车大厅、站台、重点乡镇(街道)驻地的5G信号覆盖,实现泰城、泰山景区、全市重点园区及大型商超的5G信号覆盖优化。今年以来,联通、移动、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积极响应全市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要求,努力推进5G基站的建设和开通,大力拓展5G业务,推动全市5G行业应用快速发展。目前,我市已实现泰城、泰山景区、全市重点园区及大型商超的5G信号覆盖优化,全市5G用户体量已达到135万户,5G用户普及率达到25%以上。
一座城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和位置,直接关系到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充电体验。为更好地服务新能源汽车发展,助力节能减排,我市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共运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199座、充电桩2267台,初步形成了布点高速公路及涵盖公共建筑物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大型居民小区等区域的保障网络,构建起了泰城城区“3公里充电服务圈”。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市县城际充电网络,形成车桩相随、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充电体系。以新能源加快清洁发展,以新基建释放新动能,以新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区“幸福食堂”建设全面完成、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泰城“断头路”进一步打通、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一件件民生实事让浓浓的民生情怀扑面而来。泰安以为民办实事的实效证明,只有心无旁骛干事业、倾心为民谋福祉,才能交出一份份有温度、有品质的民生答卷。如今,在泰汶大地上,民生实事的春风吹遍城市乡村,覆盖吃穿用住行,一张张民生改善的幸福剪影,构成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稳步向前的美好图景,“民生”二字的分量正变得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