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杨丽宁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把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决愁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民生事业发展的主题,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左右,在就业、医疗、养老、教育、出行、居住等方面,民生实事不断推进,群众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政府投入为主、受益面广、具备可实施条件的原则,年初,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了中小学午餐保障及食堂改造提升工程等2021年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犹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泰城百姓,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关注一老一少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一老一少”的喜乐忧愁涉及千家万户。持续完善养老服务的“幸福食堂”和保障中小学生安全放心就餐的学校食堂,提升了老年人、学生、家长、老师的幸福指数。
两大勺菜、一个松软的大馒头,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粥……吃着可口的饭菜,80岁的李远河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今年5月14日开业运营的岱岳区粥店街道石蜡社区“幸福食堂”,解决了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石蜡社区的“幸福食堂”除了提供用餐服务,还设有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书画室等多功能室。如今,“幸福食堂”已经成为传播身边凡人善举的窗口、传授健康文化知识的课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根据年初制定的规划,今年要在全市建设社区老年“幸福食堂”100处以上,建立完善的运营及补助制度,切实提升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如今,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已建成116处,实事任务全面完成。同时,我市加大政策扶持,出台《泰安市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建设指导意见》,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