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着力做好加减乘除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大河峪村、后周家院村 167名孤寡老人收到救助金
推动老年健康事业发展
市文联 开展重阳节文化进万家活动
展示学生运动风采
我市建起4065人灾害信息员队伍
我市39家危化品企业接受帮扶式诊断检查
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山泉水“流”入百姓家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区民政局
着力做好加减乘除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10月17日讯(通讯员 白振兴)自泰山区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召开以后,泰山区民政局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查短板补弱项,为全力打造暖商、亲商、重商的一流营商环境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现代化强区贡献民政力量。

善用“加法”,提升群众满意度。泰山区民政局坚持“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指标导向,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联合卫健、人社、团委、工会、残联等部门单位,分别制发了《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公示救助标准、宣传养老政策,扩大知晓度;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效率,配合住建、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指导做好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联合验收及移交工作;落实养老机构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措施,对养老设施星级创建、服务运营等进行配套补助,今年以来,共为符合条件的养老企业或组织发放补助资金1011.55万元,有力保障该区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简化养老机构备案流程,推行网上备案,今年共为禾泰、德赡、春和景明3家企业办理备案手续,新增养老床位1220张;建成老年食堂30处,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妙用“减法”,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应简尽简,应救尽救。泰山区民政局将城乡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等社会救助事项审批权限下放至街道(镇),将低保审核、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通过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成效,切实发挥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开通临时救助“绿色通道”,向各街道(镇)拨付临时救助备用金10万元,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实行24小时先行救助,随后补齐手续,突出临时救助“救急难、托底线、广覆盖”特点。

活用“乘法”,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窗受理,一门办结,只跑一次腿,服务群众零距离。在区级层面,巩固“强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作风整治活动成果,涉及民政的2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完成区政务服务大厅进驻及分厅进驻,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流办理、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让广大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享受优质、均等的政务服务;在社区层面,打造“社工全通岗”,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来访接待、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由全科社工集中接待居民咨询和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为居民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婚姻登记跨区域通办,开通专窗、设置专线、专人办理,今年以来,共计办理婚姻登记跨区域通办163件,其中跨省通办3件、跨市通办6件、跨区通办154件,有效解决了异地群众“多地跑”“折路跑”“办事难”问题。

勤用“除法”,提升惠企扶持力度。泰山区民政局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专项整治,通过集中排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委托第三方审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编发区本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等方式,对行业协会商会强制入会、违规收费、会费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和持续打击非法社会组织行动,先后分两批向社会公布14家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风险,对存在违法违规收费等问题的行业协会商会坚决依法查处;泰山区现存11家行业协会商会,2020年度及2021年上半年均未收取会费,共减免会员会费10.7万元。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