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2日讯(通讯员 靳立山)为加强社会公众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营造清朗金融网络环境,近日,东平农商银行积极开展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宣传活动。
立足厅堂,宣传普及全方位。宣传活动期间,各网点LED屏滚动播放“普及金融知识 提升金融素养 共建清朗网络 共享美好生活”活动口号,在营业厅显著位置摆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配备金融知识宣讲员,积极向到场客户宣导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对网点到访客户进行一对一宣讲答疑。网点员工利用厅堂公众教育区作为宣传主阵地,在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面对面向客户讲解防范电信诈骗、争做“金融好网民”等金融知识,不断提高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安全意识。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折页5000余份,开展厅堂微沙龙活动120余次,受众2300余人。
线上发力,宣传教育有新意。该行强化线上渠道的宣教活动力度,充分利用线上渠道开展宣传。在东平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发布普及金融知识相关内容,转发山东诈骗中心关于诈骗的金融知识,制作“美篇”等宣传材料,宣传反假币、防范集资诈骗、正确使用银行卡等金融知识,并积极引导全行员工大力转载,提高宣传受众面和影响力。辖内营业网点制作多个“美篇”进行宣传,阅读点击量超2000余次,并多渠道从省部级或市级主流媒体开展教育宣传,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宣传,累计发表省级媒体3篇、市级媒体2篇。
线下宣传,普及知识显成效。该行积极开展户外宣传,走进周边社区、商户、商场、企业、学校等,对广大市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同时重点关注青少年和老年人等人群,根据其金融知识水平、知识需求和行为特点开展差异化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走进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海报、以案说险讲解、发放宣传折页等老年人易于理解的宣教方式,向老年人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存款保险等金融知识,引导老年人合理选择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抑制盲目投资冲动,远离非法金融活动;走进学校,工作人员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拒绝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为切入点,讲解校园贷、过度消费等风险,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为青少年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金融基础,极大提升了广大师生金融知识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