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
(上接01版)谷穗粒饱满 茶汤销四方
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01版)谷穗粒饱满 茶汤销四方

 

史娟说,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城子寨村把当地传统的谷子种植作为发展的新动力。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他们成立了合作社,带头发展谷子种植。“2014年,合作社成立时,我种了4亩谷子,全村谷子面积加起来也只有100亩。我们把种子免费送给一些有意愿的村民试种,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后来购买了谷子加工设备。”史娟说,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延长,他们逐渐摸到了发展的“门道”,带动村民们有了更可观的收入。

说起这些年的发展变化,65岁村民朱明凤的脸上写满了知足与笑意。“我们现在有三份‘收入’,一份是国家每月给的补贴。一份是自家种植谷子的收入,还有一份是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朱明凤一边说着,一边翻炒着茶汤。她说,在家门口打工,不仅相互有个照应,而且每天都有收入。每天的工钱已经从2019年的60元涨到了现在的100元。生活知足,生活也更有了奔头。“我今年种了2亩地的谷子,明年准备增加到4亩。对我们来说,这都是实打实的增收。”56岁村民庞桂英说。

“为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实现强村富民,我们不断寻求发展路径。谷子亩产350公斤左右,按照12元/公斤的价格来算,一亩地一年收入4200元。去掉800元左右的成本,农户一亩地的纯收入在3400元左右。”说起谷子种植对当地村民的增收促进作用,城子寨村党支部书记张斌说,“我们扩大谷子种植面积,深入挖掘茶汤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延伸谷子产业链。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对于城子寨这样一个村落来说,是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富民产业,所以,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谷子产业发展,让产业成为乡村走向振兴的金助手。如今,该村的谷子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明年将增加到600亩。村民的增收途径更加丰富和多元。

山村书写美丽未来

“城子寨村是有名的谷子产地,出产的谷子营养成分高、抗旱抗倒伏能力强。‘城子寨’小米、茶汤已经走进大城市商超,受到消费者青睐。”张斌说,发展好这一富民产业,必须持续发力。“围绕延长谷子产业链,我们制定了谷子最低收购价,引导村民种植谷子。12元/公斤的收购价已经超过了其他地方一些普通谷子加工后的市场价。同时发挥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带动引领作用,让更多村民参与到这一产业链中,增加收入。我们还引导村民转变种植思想,科学、生态种植,让绿色成为‘城子寨’的最好品牌。”张斌说,步入小康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乡村振兴又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他们也借力产业发展,为乡村谋划更美好的未来。

步入小康,朵朵“繁花”精彩呈现。如今,行走在这个小山村,一幅乡村美面貌正在织就。混凝土路面连接内外,近期,乡村公交将在这里开通;在村里的古老河道前,新整修的河道将让这里重现往昔;随着暖心食堂的日益完善,高龄村民将享受到更加暖心的餐饮服务。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新起点。“乡村振兴将为我们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抓住契机,为乡村发展蓄基础、谋未来。”张斌说,他们将通过进一步整合土地,利用好外部资源,加大生态保护,健全生态链和产业链,书写山村的美好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