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 第二十七批涉及我市群众信访件
谷穗粒饱满 茶汤销四方
稻田翻金浪 大地起欢歌
沿线污水管网1500米
迅速开展清理工作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阳县鹤山镇王卞社区千亩旱稻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稻田翻金浪 大地起欢歌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通讯员 李帅

金秋时节,来到宁阳县鹤山镇王卞社区千亩旱稻种植基地,成片稻田满目黄翠,长势喜人。阵阵微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碰撞发出的声响与机械化收割的忙碌声交织共鸣。

听,好一曲丰收的欢歌!

“看,今年这稻粒多么饱满。”站在稻田里,轻抚着稻穗,王卞社区党委书记郭怀善开心不已。

“2017年初,王卞社区主动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对接,并规划出几十亩的试验田,引入节水直播稻品种和配套种植技术。现在,咱们基地的旱稻亩产已达500公斤左右。”郭怀善告诉记者,旱稻其实是一项新的高效节水型水稻栽培技术,也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水稻旱作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不用育苗和插秧,将种子直接播在旱田地里,无需移栽、灌水等环节,稻苗生长以自然降水为主,相比传统水稻种植,水稻旱作具有省水、省工、操作简单、减少病虫害、抗倒伏等优点,栽培过程可实行机械作业。

目前,王卞社区千亩旱稻基地种植齐陆1号、越光、鲁黑香糯1号等一系列食味品质优良的品种,整个种植过程采用旱田直播技术,全程只需在水稻水分敏感期灌水4—5次。千亩旱稻基地中,部分品种产量可达500公斤以上,加上王卞社区土壤条件优越,配合秸秆还田——节水直播技术生产的大米口感优良,越光品种米质更是达到一级。

郭怀善为记者算了一笔账,节水直播稻每亩种植成本比传统插秧水稻节约300元,经济效益每亩比玉米、大豆等高500元以上,越光稻的经济效益更是种植玉米的5倍以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王卞社区依靠旱稻种植发展精品农业,在高质和高效上做文章,带领农民走出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实现粮食产量、产品质量、农民收入同步提升,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咱们自己注册的‘鹤飞来’产品商标,已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质量认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销路不愁,一定能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想到未来郭怀善信心满怀地说。

■机械化收割。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